吴 滨 (BEN WU)
著名设计师
无间设计创始人
摩登东方设计语言缔造者
第24届 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全球年度大奖
连续六届荣登安邸AD100榜单被评为100名最具影响力设计师
2021-2022年度EDIDA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年度设计师
2023-2024年度ELLE DECO家居廊《中国室内建筑设计年鉴》专业评审
ELLE DECO家居廊《中国室内设计年鉴》连续两届最佳地产项目
荣获
荣获美国Muse 铂金奖
荣获加拿大GPD设计大奖金奖-Grand
荣获A’ Award 金奖
荣获全球设计最佳居住空间奖
荣获World News 金奖
四届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年度人物奖
入围WAF-国际设计大奖
美国Best of Year (年度最佳设计大奖)金奖
入选美国杂志《 》中文版名人堂第十届正式成员
首位登上英国佳士德杂志封面人物华人设计师
伦敦建筑设计学会受邀演讲嘉宾
受邀荷兰阿姆斯特丹IFI世界室内设计大会演讲嘉宾
荣获胡润骑士设计勋章
受邀法兰克福设计周
受邀加拿大多伦多设计周演讲
中国室内设计年度封面人物
摩登上海时尚家居展主策展人
中国家具设计金点奖专家评审
……及其他国内外六十多项荣誉及奖项
“新广州好”百米长卷数字展厅,参观者触摸仪器,可在电子屏上看到焰火景观。信息时报记者 冯海泳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林梦建 实习生 伍咏红 通讯员 谭静宇) 昨日上午,位于广州大学城西侧的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举行新馆开馆暨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毛福民,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等领导出席了仪式。此外,“广州记忆”网站于同日开通,向社会免费提供可公开的数字文献资源。
百米长卷吸引不了观众
昨日,市档案馆新馆开张,首次打开大门迎接观众,并以高科技的“新广州好”百米长卷数字展厅、广州亚运档案展厅、历史档案珍藏展厅等丰富活动准备给观众带来大惊喜,不料捧场的市民却不多,昨日到馆参观的观众加起来只有几十人。
对此,馆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意料之中。“可能不是节假日吧,大学城这边又有点偏僻,所以来的人还不是很多。”
另外,该负责人表示,相比于在市委办公多年的旧馆,市民相当于要进去政府的办公室,因此需要凭借证明、经过门口警卫盘问等才能进馆查阅,所以很多人都是需要用到档案的时候,才会来档案馆查阅。如今档案馆全面敞开了大门,并且以博物馆、旅游景点等新形象展现在市民面前,但也需要逐渐让市民转变对档案馆的意识。
今年大四的小伍昨日跑过去参观后,还是感觉“非常值得”。“之前我去过省档案馆,大概了解了市档案馆会增加一些展厅的功能,像一个专题性的博物馆。光是看那个广州好的水帘幕就觉得特别像去逛海洋世界,而在百米长卷里面,把广州的各大景点都体验了一遍。”小伍说。
“广州记忆”网站正式开通
同日,“广州记忆”网站正式开通,向社会免费提供可公开的数字文献资源。据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技术处副处长刘浩明介绍,“广州记忆”网站是国内首个全面反映城市记忆的数字文献资源库,由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牵头、各部门协作,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记录和反映广州悠久灿烂的历史(包括城市变迁、名胜古迹、历史典故、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和绚丽多彩的文化(包括语言、饮食、民居、服饰、戏曲、工艺、风俗等),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网站同时也向市民征集“广州记忆”数字文献,只要是可以反映广州的资料,文本、照片、视频等数字材料都可以上传到网站,网站会进行审核,将部分可公开的文献向所有市民公开。市民可以登录进行用户注册上传资料。
寿乡稻飘香。
“央视新闻客户端现场直播广东蕉岭千亩晚稻田秋收现场了!”“太好看了,没想到我们老家就有这么好看的稻田。”“沃野金黄,今年又是丰收年。”……
位于蕉岭县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五子登科”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的七彩稻田。
稻花香里看寿乡,品寿乡。秋收时节,广东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尽是丰收忙。
深耕富硒产业,推动“一粒米”产业的发展,蕉岭县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一核一带三区”产业布局,推动水稻全产业链开发和“客都寿乡1号”等优势品种转型升级。
2020年蕉岭水稻基本实现机收,图为收割现场。廖静宜 摄
目前,产业园水稻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70%,年产量达2.52万吨,主导产业总产值3.13亿元,带动农户7241户,平均每户增收2000元。
一粒米一个产业,让广东蕉岭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劲头。
机械+
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科诚家庭农场的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黄澄澄的稻谷从机舱中喷吐而出,装满袋子。
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户可以实现轻松种田。
“现在全部都实现机械化,我们种田可轻松了。”望着刚收回来的稻谷,村民钟富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自己家里种了1.5亩水稻,今年收成还是比较满意的。
让农户做“甩手掌柜”,是蕉岭县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蕉岭县农业农村部门在推动丝苗米产业园建设的同时,着力形成产业凝聚,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培养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人才补齐加工和流通等传统农业环节低效率、不稳定的“短板”。
据统计,2020年蕉岭全县水稻机播面积4.2万亩,机插率30%,水稻机收面积14.2万亩,机收率98.6%,水稻综合机械化率80.65%,多项指标位于全市前列。
“过去群众需要收割一亩地,可能要一天,我们机械化操作,半个小时都不用,收割质量还高。还没收割完,订单就已经来了。”蕉岭县科诚家庭农场场主林干松笑着说,公司新建的加工存储厂房,两个人就能够实现全流程操作,并且可以按照色泽、质量等进行分拣包装,同时配套容量2000吨的恒温储藏室。
随着“一粒米”产业的推进,蕉岭县丝苗米品牌效应逐渐形成。看到市场前景的陈艳,便在去年加入到丝苗米种植队伍,盘活当地200多亩闲置土地种植丝苗米。
“市场很大、客户需求也大。我们现在就是想把烘干、加工、包装都给科诚家庭农场这边做,我们专注于日常的管理、市场的销售。”陈艳说,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她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品牌+
全力打造本土化水稻品牌
“这个品种就是我们的‘客都寿乡1号’,再过几天就可以全面收割,品质方面会有所提升。”望着金灿稻田,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副主任丘秋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具有本土血缘的丝苗米专利品种“客都寿乡1号”,从诞生到试种始终备受关注。今年夏季,“客都寿乡1号”在蕉岭大田试种成功,亩产达到了900斤。
“今年‘客都寿乡1号’晚稻种植面积约8000亩,依托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不断进行试种推广。”丘秋雄介绍说,在第二届“海南好大米”评选活动中,“客都寿乡1号”荣获第一,给蕉岭县的粮农注入发展信心。
一直以来,蕉岭县依托富硒和长寿两大资源优势,做优做特“米袋子”,依托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品牌引领助推“一粒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在建项目分别有丝苗米智慧工厂、园区服务和创新中心、科研中心、农耕博物馆产品展示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产业培训中心、数字化管理体系基地建设、休闲农业等,努力把产业园建设成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
“我们这两年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将一粒米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园区内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农民增收2成以上。”丘秋雄表示,丝苗米产业正逐渐成为群众的致富产业。
沃野金黄,丰收在望,梅州蕉岭的晚造水稻开始全面收割。
数据+
努力建设智慧型现代农业
田间丰收忙,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同样如火如荼。产业园里,技术人员正对蕉岭丝苗米产业大数据平台进行调试。
作为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蕉城镇龙安村承包400多亩水稻种植基地,并在田间地头安装具有数据采集设备,虫情分析仪、监控等多种物联网设备,对丝苗米种植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
“我们的数据平台是遵循可展示、可溯源、可销售原则,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农业平台,在平台上,既有品牌宣传,也有全程溯源系统,更有销售中心和大数据分析。”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温崇文介绍。
按照产业园建设规划,产业园园区各实施主体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信息溯源系统建设,计划在龙安核心区建立信息发展中心,连接园区各实施主体的信息监测终端,通过“三确一检一码”打造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丝苗米从稻田到饭碗的全程溯源。
与此同时,蕉岭县通过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延伸“一粒米”产业链。
“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儿童米饼等精深加工产品,未来会针对米糠和碎米等大米副产品进行全面综合利用,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价值。”温崇文介绍,公司已经开始组建丝苗米研究院,大米实验室预计十一月底完工,通过联合研发来开发各系列的大米精深加工产品。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全媒体记者】黄培强
【通讯员】祝银清 廖静宜 汪敬淼 林剑湧
【作者】 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