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0日,德国红点奖官网发布了2022年获奖名单,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通用智能机器人“拂晓10”(Rizon 10)获得红点奖最高奖“Best of the Best”,成为首个获红点最佳设计奖的自适应机器人。
红点奖是全球工业设计的风向标,今年评委会收到了近2万件参评产品。评委对“拂晓10”的评价是:严谨的设计语言和友好、平易近人的使用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的铝合金外形打破了其他机器人通常以工业外观为主的风格。以人类手臂为灵感,它做到了有机设计和强大功能的和谐并存。
红点奖证书
2019年以来,“拂晓”系列机器人还获得了iF设计奖、德国创新奖等国际奖项,入选上海市2021年度第十六届“银鸽奖”最佳设计榜单。
非夕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世全博士介绍,“拂晓10”自适应机器人可负载10公斤,最大臂展达1015毫米,末端力感知精度达0.1牛。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相比,自适应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更高,能够实现仿人的精细手眼配合操作,解决更多复杂操作工艺的自动化难题,同时通过减少周边治具、精简操作步骤、降低对精准调机的依赖,使更高程度的柔性生产成为可能。
“拂晓10”自适应机器人
随着技术进步,工业机器人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它们有了更好的定位精度、更高的有效载荷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但是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运动学控制并没有以相同的速度发展,这给机器人的行业应用带来局限。比如,传统工业机器人对于外围设备和非标专机的依赖度依旧很高。对于生产线来说,这意味着换线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在这样的限制下,工业机器人通常只能做相对固定的工作,如果产线调整、产品更换,更新机器人的成本就比较高。
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相比,自适应机器人对外围设备的依赖度更低,对误差的容忍度更高。得益于力控、计算机视觉和层级式智能,这种新一代机器人只需简易配置,就能处理大量相似却不完全相同的工作任务。
非夕自适应机器人全自动化装配线实景
这些技术特性,给自适应机器人的行业应用带来了优势。国内一家一级汽车制造商需要为核心零部件电子模组构建完整的自动化装配线,非夕科技凭借力控制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每个装配工序引入了自适应机器人。它们可以对复杂的组件装配进行管理,并能灵活处理。经过升级改造,这条装配线的自动化率从70%提高到100%,将生产线上非标设备的比例降低到30%,采购成本降低20%,生产线转换效率提高了2—3倍。
现在吃的快餐真的够快了吗?
不,还不够,得上机器人才行。
以往我们也见过不少所谓的“全自动”厨房,但大多数都是只有一个机械手臂在工作,甚至还需要人的介入,并非是真正的全自动。而有那么一群来自MIT的“吃货”,则让全自动厨房变成了现实,并且让快餐变得更快,只需要5分钟就能做好一份热腾腾的快餐。
要吃上这个名为Spyce的全自动厨房制作的快餐,只需要完成以下几步:
1、在手机App或者是机器旁边的触摸屏上点餐;
2、选择配料、酱料和分量;
3、在旁边拿一个饭碗放到机器底下;
4、拿走做好的快餐。
目前这个厨房能够做出五道菜,能够同时完成两道快餐,除了需要工作人员每天准备材料,其他各个环节都由这个厨房里面的机器自己完成。他们在MIT的食堂里面试点了这个Spyce厨房,而在获得USDA和FDA的批准之后,他们就会将这个计划推广到波士顿的其他高校。
这群在之前赢得了-MIT奖励基金的“吃货”认为,Spyce厨房可以彻底改变快餐业,毕竟它能够节省人手,并且只占用20平方英尺的空间,比传统的快餐店要省一半的空间。
当然,同样作为一名吃货,笔者更在意的是,这个厨房做出来的快餐,真的好吃吗?(看视频感觉似乎还不错?)
bopro/柏谱 Muse Hub V2迷你无线蓝牙音箱户外便携音响 music博士一款三频均衡,秒超2千以上同类,一款真正的原味高保真便携式音箱。¥1360天猫精选查看百科详情
缘起:
每次回老家,身心总能从魔都的快节奏中得到释放 。老家宽阔的空间,仿日式的庭院,我的卧室妥妥是魔都的两倍大。回家不只是思念,也是一种期待
。
然而,宽阔的卧室中,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清明时祭拜完祖先,回家休整时,手机在床头放着音乐。突然发现了:这么一个放松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好音乐陪伴呢?
回想二十多年前,我爹花了万把块买了的组合音响(度娘一下,长相最接近的型号是A-722)给我娘。我娘天天听古典CD加上广播,家务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理好了。现在二老过着退休生活,房子重新装修了一遍,然而已抵挡不了岁月的侵蚀功成身退了,曾经的旋律成了电视新闻的播报声及一片寂静。
因此,本来考虑将上个月收的二手Focal XS Book无线版扛回家。但考量移动不方便,加上我在老家的时间少,父母又常与整个家族至郊外踏青,因此一个有好音质的便携蓝牙音箱成了首选,这样回老家时可以使用,平常放在老家时父母也可使用。
(XS Book的摆放空间没得选就这样了,隔板贴吸音棉估计会被老板踹出
)
做了点功课,先从BOSE及大法看起。很认同其中一个网友的见解:常看电影用BOSE,常听音乐用大法。我属于音乐杂食,因此开始关注大法家的X77(X88/X99貌似不便携,就不考虑了)。期间也看了 & 宝华韦健 T7 蓝牙便携扬声器、 创新 Sound ROAR2 声霸锣二代、 马歇尔 无线蓝牙音箱、SONOS 搜诺思 PLAY:1 无线HiFi 智能音响、JBL 无线蓝牙音箱、 声德 N6 核桃蓝牙音箱、TDK Life on A33 蓝牙音箱。然而或许是命中注定,在 创新 Sound ROAR2 声霸锣二代 便携蓝牙音箱999元包邮的爆料中,看到爆料人提到了关注柏谱 music hub 已久
。
身为双子座最爱新奇的事物
,这个Music Hub激起了我的好奇。到各种论坛及百度搜集到了如下的资讯:
台湾《音响论坛》杂志社总编辑刘汉盛老师推荐并亲自采访过柏谱电子;
老板 是台湾人,患有僵直性脊髓炎,造成严重驼背。由于自己身体不方便,在设计时会考量身心障碍者的使用;
魔族音响( Audio)是柏谱旗下的子品牌。另一个柏谱旗下的行业著名子品牌是唐之律(Tang Band ),单元的研发和制造实力在行业内备受好评,也经常为很多国际知名品牌进行代工。
工厂设在宁波,因此天猫的官方店是从宁波发货。虽说是台湾企业,但是在大陆的价格比在台湾有优势(约便宜240元);
2015 年时 Music Hub 已更名为 Muse Hub,号称单元、电路及材料等都有提升;
天猫近两千条评论几乎是 100% 好评,且好评内容言之有物,不像水军。
张大妈的百科介绍:百科商品:bopro 柏谱 Muse Hub V2迷你无线蓝牙音箱
值友 的分享:木耳朵的第一个蓝牙音响:MUSE HUB 魔音音响 开箱(建议与本篇搭配服用)
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4/7 深夜小手一抖,4/9 一早东西到手(用了天猫全品类5元券)
。
开箱图的部分,我发现值友 的摄影技术比我好太多了
,就不在这儿献丑了。主要来分享下 Muse Hub 的开声情况。对照组是 Quad QPM1 有源书架箱 + B1 蓝牙接收器
。
图丑请见谅。不过声音(蓝牙接口)没法透过图片了解,还是以文字来说明下
:
或许是网上各种赞美让我的期待太高,一开声时比较令人失望
:由于没有煲过,开声非常紧,有缩在一起的感觉。低频浑浊(以 Zedd 的 Now 为例),但中高频的分离度还不错。比较不适合近场聆听。这是开声时一耳朵的印象。
与客服聊了下,客服建议以粉红噪音煲机,于是以粉红噪音及黑毒喂食 Muse Hub。一小时后,低频有了较为明显的下潜,但量感很少。将 Muse Hub 放置到飘窗上,摆放高度的改变让音质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试了一下蔡姐的渡口,鼓点带出的空气感令人惊喜,但蔡姐本身的声音不够厚实,看来煲的时间太短了。
煲了 24 小时后,低频的下潜到位,量感也增加了。但受限于单元及箱体本身的物理限制,量感仍然不足(这点就是 BOSE 的专长,小体积仍然能营造足够的低频
)。然而 Muse Hub 三频均衡的特性,能对室内乐、轻音乐及抒情歌等节奏感不强的音乐进行很好的演绎。确实能达到令人沉醉的效果。
过了 100 小时后,整个声音比起开声时丰满了许多:高频及中频柔顺,线条感不错;低频也终于能带动快节奏的音乐,收放的质和量与开声时相比完全是不同级别。对比 QPM1 后会发现缺乏重低音,无法营造热血感,但相应地更能听清歌手想表达的情感。
按照这么多年煲耳机的经验,Muse Hub 的底子很不错,100 小时不足以让 Muse Hub 完全觉醒,估计300 - 500小时的修炼后会好上很多。不过已迫不及待想分享给各位值友。
关于 AUX:由于缺乏足够好的音源,加上煲机尚未完成,因此未进行测试。但根据天猫中的众多评价,AUX 的效果要好于蓝牙。我对这个情况的推测请见下方“缺点”的第四项。
优点:
一个音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音质。Muse Hub 在这方面不仅仅是合格,甚至可以用出类拔萃来形容。当然这并不适用于咚兹哒兹类型的音乐,低频的质量虽然合格但不足以令人热血(他们家有单卖低音炮,但不知道搭配起来效果如何)。需要咚兹哒兹的值友估计还是选择BOSE会更合适。当然,光是这个优点,就足以让我忽略下方所有的缺点。
非指向性的双面发声设计,不需要有皇帝位的顾虑。
无论是购买前的咨询或是购买后的回访,天猫客服的服务态度都非常好。即便我购买前质疑蓝牙和解码的芯片未公开等情况,客服也耐心解释没有用 CSR 方案的理由。虽然我对解释本身不怎么认可,但是设计考量的角度还是挺打动我的。还好我不是纯粹的参数党,没有错失这个好音箱。
缺点:
外形见仁见智,我一个专门玩涂鸦的小伙伴非常喜欢,觉得带提把特别有型。但考虑到家庭摆放,我个人更喜欢曾德钧老师的猫王系列(声音还无缘一试,小王子好萌啊!);
音箱操作音量放大或是减小时,会中断音乐播放。虽然时间非常非常短暂(可能不到1秒)。建议尽量透过手机操作;
触摸式按键较灵敏,按理讲是好事,但经常导致在移动过程中误触。店家有提及 Muse Hub 分为触摸版及按键版:年轻人适合触摸版,年长者适合按键版。但一来触摸版比按键版好看,二来叔觉得自己还年轻
,因此购入触摸版;但准备移动时随手一拿,很容易就误触到音量或音源键等,导致听音中断。建议厂家设计像随声听一样有个 Lock 开关,避免误触;
天猫的好评中有部分卖家提及:AUX 的效果比蓝牙更好,我判断在蓝牙接收或是解码的部分还有优化空间。蓝牙接收与 B1 对比过,接收能力没有 B1 好。但两者价格也不是同一个水平;
单一箱体的便携式音箱难以营造出脱箱感,声场没有那么立体。这不是 Muse Hub 的问题,而是大多数便携蓝牙音箱的物理特性。
总结:
如果对于上述所说的缺点(尤其是外观...)都能接受的话,真心推荐入手 Muse Hub。以声论价极度超值,现在非常期待煲好的效果。若有惊喜再来向各位报告。谢谢收看~
p.s. 被小编建议多补些图,对图像质量看不过去的同学请蒙眼
。
摆在飘窗上和摆在地板上的效果不同。一来材质分别是大理石和木头,对于声波的吸收和反射有区别;二来高度也不同。摆在飘窗上低频的质和量都有一定提升
。
正面
。
屁屁
。
提把及触摸式按钮(移动时经常误触
)。
防滑且有小脚垫的橡胶底座,带菊花 Logo
。
以上,魔都值友欢迎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