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科创中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学融合会议在芜湖成功举办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3-11-28
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打造制造强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支撑。为积极贯彻落实2023年“科创中国”工作要求,务实推动我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创中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学融合会议在芜湖成功举办

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打造制造强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支撑。为积极贯彻落实2023年“科创中国”工作要求,务实推动我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安徽芜湖相关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在中国科协的统一指导下,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和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智能传感与电气装备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科创中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学融合会议”在安徽芜湖成功举办。来自产学研各界的200余位代表齐聚芜湖现场参会,“科创中国”直播平台、腾讯会议、哔哩哔哩等平台线上同步直播,8000余人次观看了会议直播。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秘书长高巍和芜湖市一级巡视员、市科协主席陈怡出席会议并致辞。

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_创新机器人大赛_我国智能机器人创新奖

学会高巍副秘书长致辞

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_我国智能机器人创新奖_创新机器人大赛

我国智能机器人创新奖_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_创新机器人大赛

芜湖市一级巡视员、市科协主席陈怡致辞

论坛特邀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国际大电网绝缘电缆中国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江苏中电线缆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南网高级技术专家李端姣,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郭小强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部主任韦统振研究员,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副教授朱秋国,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所副总工程师饶文彬,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国网湖南电力有限公司无人机中心副主任杨嘉妮,合肥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点负责人、自动系主任都海波教授,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所风电室副主任严帅共11位专家做精彩报告。

我国智能机器人创新奖_创新机器人大赛_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孙立宁 院长科学阐述机器人前沿技术和重点方向

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_我国智能机器人创新奖_创新机器人大赛

我国智能机器人创新奖_创新机器人大赛_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吴长顺董事长围绕 线缆质量控制的数字化转型交流观点

专家聚焦我国机器人、高端电气装备和新型电力系统等热点发展领域,分别以《机器人前沿技术与产教融合创新生态建设》《线缆产品质量控制数字化的表徴》《电力机器人应用实践与思考》《新能源多能互补制氢系统装备智能控制与应用》《智能化电力互联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人形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双碳背景下电缆高质量发展》《高压电缆线路智能化运检技术》《输电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发展及思考》《基于国产自主可控平台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先进控制》《深远海风电场集群协同优化与控制平台装备关键技术》为题,从多个角度交流研讨机器人、电线电缆、智能电力电子装备、新能源场站等热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方向,推广先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专家报告环节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咨询部主任刘淼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智能传感与电气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霍群海主持。

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_创新机器人大赛_我国智能机器人创新奖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自2015年中国科协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以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积极与安徽芜湖政府部门、地方学会等密切合作,推动安徽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基于“需求牵引、优势互补、责任分担”的原则,开展了一些列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线上+线下”科技服务工作,针对芜湖电线电缆产业、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产业发展需求,精深助力相关产业创新发展,举办了“电线电缆行业发展高层论坛”“‘阔视野、谋转型’中国(芜湖)电缆产业发展论坛”“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高峰论坛”等,发起成立了“机器人产业(芜湖)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并担任理事长单位,助力“‘互联网+’在线监测生产企业电缆出厂试验认证管理平台”成功落地并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2021年,学会克服疫情困难,针对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组建了“科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学会联合科技服务团,牵头举办了“中国(芜湖)‘双碳’能源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_我国智能机器人创新奖_创新机器人大赛

来自全国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200余名代表聆听报告并拍照学习

今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更是以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活动为契机,作为首批参加“入皖行动”的全国学会代表,深入安徽省合肥、芜湖、铜陵、六安等多个城市的20余企业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当地产业布局、发展及技术需求情况并开展了多场技术交流和科技咨询活动,从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新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工艺精益升级、新材料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建言献策,切实发挥了破解地方产业发展难题的“分诊台”作用。学会将进一步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和服务能力优势,搭建全国高端智力资源与地方企业的桥梁,推动地方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率、绿色、智能化方向持续迈进,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安徽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多的学会力量。

人民网厦门5月28日电 (张萌)27日,厦门市开源芯片产业促进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员大会。据悉,新成立的促进会将为厦门本地及引进的集成电路相关行业企业在开源芯片的产品开发、生产、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提供信息、人才、资金、技术等支持与服务。

厦门半导体产业研究院_厦门半导体工业技术研究院_半导体厦门

厦门半导体工业技术研究院_厦门半导体产业研究院_半导体厦门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开源芯片主要指开放式架构芯片RISC-V(第五代精简指令集),因其开源、简洁和模块化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石。近年来,厦门市牢牢把握“数字福建”等发展机遇,不断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开源芯片等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以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培育新增长点。

半导体厦门_厦门半导体产业研究院_厦门半导体工业技术研究院

目前,厦门市不少企业已积极布局RISC-V指令集的产品规划和研发,如算能科技、紫光展锐、码灵半导体、芯阳科技、凌思微等。其中,联芯集成已全面支持RISC-V产品的代工生产,厦大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已加入了RISC-V相关的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

基于RISC-V整体发展态势和厦门市半导体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在市、区两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厦门市开源芯片产业促进会得以顺利成立。其中首批吸收了当地48家会员单位,包含芯片设计、生产、封测、应用等。

半导体厦门_厦门半导体工业技术研究院_厦门半导体产业研究院

接下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职能部门将紧密协同,积极探索“赋权”新成立的促进会,让其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在政策制定、产业对接、平台搭建等方面的作用。在进一步凝聚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与厦门大批优秀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共同携手,着力建设全国首个开源芯片产业生态基地,以全面打造厦门经济特区开源芯片产业高地。

活动当天,促进会选举产生了首届领导班子,中科(厦门)数据智能研究院院长徐勇军当选为首任会长。

目前,广州正在加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

4月2日至3日,广州市电化教育馆联合华南师范大学、腾讯教育,举办了2023广州市中小学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种子教师”培训活动,来自广州市11个区和省、市属学校共370名教师代表参加了第一轮集中培训。

据悉,本次培训是从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中公开遴选,旨在培养一批高素质人工智能课程任课教师,同时进一步推进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培训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实践两大内容展开。

广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彭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欣、副院长柯清超、副院长吴鹏泽、教育技术学系主任钟柏昌、副系主任王冬青、副教授马秀芳、博士季瑜,腾讯教育创想合作中心负责人郭必坚等专家学者,以及各区和省、市属校遴选出的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来自省/市属、白云区、从化区、番禺区、黄埔区、花都区的参训教师合影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来自增城区、越秀区、天河区、南沙区、荔湾区、海珠区的参训教师合影

彭斌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领域,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种子老师”在此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希望广州市人工智能教师群体不断扩大,并能实现跨学科融合,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参与到人工智能教育中来”,彭斌说。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彭斌致辞

叶欣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的新兴技术,国家加速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步伐。此次种子教师培训,是促进高素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一个新起点。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叶欣致辞

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知识,提升教师数字化专业理念

作为第一批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城市和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广州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广州市已经确定荔湾区、天河区、黄埔区为市人工智能课程改革试验区,全市147所学校为市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校,并编制了全国首部通过省级审核的人工智能教材。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彭斌讲解《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定位》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在已有的探索成果上,广州把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创新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作为新的突破口。对此,彭斌在现场介绍,广州电教馆为老师们提供了“1+1+N”的数字资源供给,包括1套适配教材的数字资源包、1个可延展的3D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N个助力普及的拓展性数字资源,帮助老师全面提升授课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广州电教馆还为一线老师量身定制了进阶式的研修路径——做学习设计者、资源供给者、评价综合者和实时组织者,提升一线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和主动性。“让广州市的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实现从零到一,从有到优,从少到多,最后跨学科融合,拓展到所有学科。”彭斌说。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柯清超讲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柯清超向参训教师介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发展趋势。柯清超表示,未来学生们的学习模式将是人机协同,混合智能,学校层面需要打造创新性的互联网大平台,提供普适化、个性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服务,教师的数字化素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钟柏昌讲解《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模式与工具》

钟柏昌则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工具进行了剖析,从“教什么”、“如何教”、“用什么教”三个问题入手,向参训教师介绍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流程、模式以及可使用工具,为老师们提供课程设计的方法论指引。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郭必坚介绍《人工智能挑战下的中小学科技教育》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郭必坚结合等人工智能最新研究进展,对教育发展趋势及腾讯教育的创新应用进行了分享。郭必坚介绍,腾讯教育不断和教育界、学术界广泛合作深入连接,保持理念和技术的领先。在学习内容、科创活动以及人才培养项目上创新融合,设计了与新一代AI技术配套的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和课程,帮助一线老师及时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动态和应用创新,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培训会现场

一线名师展示优秀案例,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培训期间,广州电教馆还邀请了三位来自一线的人工智能课程授课教师,针对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分享,为参训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

陈泽鸣分享“设计我的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课程案例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老师陈泽鸣在本次培训会上进行了“设计我的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课程的分享。此前,陈泽鸣也曾开展“AI种菜”课程,他表示该项目依托于广州电教馆携手腾讯教育搭建的“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借助示范教学视频等资源和“3D虚拟仿真实验室”大幅提升教学效率。

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_花都区人工智能讲解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