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科星
设计系产品设计专业副教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会员
重庆工业设计协会 理事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会员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大学城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邮编:
邮箱:
1998年-2002年
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本科学习(工业设计)
2002年-2005年
重庆宗申川美工业设计事务所(产品设计师)
2005年-2008年
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硕士研究生(工业设计)
2008年-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产品设计专业教师
研究方向:地域文化与服务设计、在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非遗传承数字化设计
主要荣誉:
1、《澹然无极》获2021年第八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家用凝血检测多维服务系统设计》获2020年“智博杯”中国(重庆)工业设计大赛,服务设计组金奖;
3、《凝心》获2020年中国设计红星奖原创奖银奖;
4、获《2020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重庆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
5、《新农村全科医疗流动服务站及服务设计》入选2019年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6、《基于TMT和哀伤理论的个人数字遗留物服务设计》获2019年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初评入围;
7、《新农村全科医疗流动服务站及服务设计》获2019年第7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览三等奖;
8、《注视追踪意图识别装置》入选2019年第7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览;
9、获《重庆大学2019届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奖;
10、《新农村全科医疗流动服务站》入围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复评展览;
11、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重庆区》优秀指导教师奖;
12、2017年获重庆大学第五届最受学生喜爱教师提名奖;
13、获《2018年非遗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14、《半躺式口腔锥形束CT机优化设计》入选2016年第6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览;
15、获《2016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重庆区》优秀指导教师奖;
16、《时食餐具》入选2016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丝路长·宴四方”欧洲巡展;
17、《高山流水》入选2016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丝路长·宴四方”欧洲巡展;
18、《时食餐具》入选2015米兰世博会官方展览“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器物设计文化展”;
19、《高山流水》入选2015米兰世博会官方展览“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器物设计文化展”;
20、获2015年《中国第十届明日之星工业设计大奖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1、《Light-Flame 》获2014年中国·重庆“力帆汽车杯”明日之星新能源交通工具工业设计大奖赛优秀奖;
22、《led灯具设计》获2014年第三届欧普照明设计大赛金奖;
23、获《2014年第三届“欧普杯”照明设计大赛》最佳导师奖;
24、获《2013年第二届“欧普杯”照明设计大赛》最佳导师奖;
25、获《2012年首届“欧普杯”照明设计大赛》最佳导师奖;
26、作品《雪原》入选2010年重庆市女性艺术家书画大展。
27、获2009年重庆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经管文法组”三等奖
科研项目:
1、《澹然无极-陶瓷与玻璃材料生活器皿设计》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已成功结项;
2、主要参与者参研《》军工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3、主要参与者参研重庆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用户体验质量驱动的重庆智能产业产品设计多觉表达方法研究》;
4、参研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内容产品的用户体验质量研究》;
5、参研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忠县新立镇、奉节县鹤峰乡莲花社区乡村文化振兴“艺术美乡村”研究》;
6、参研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基于PBL的设计类课程 “团队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7、参研2021年国家级教改项目《“艺工融合、价值重塑”理念下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8、主要参与者参研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的跨学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OBE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9、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社科专项项目《基于服务理念的农村流动全科医疗站设计研究》;
10、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社科专项项目《西南地区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化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11、主要参与者参研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重庆荣昌陶设计创新与实践基地》;
12、参研《“超以象外,得其寰中”—设计类复合型人才跨界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奖;
13、主持横向项目《酒类产品品牌策划》;
14、主持横向项目《2014年LED照明应用产品设计》;
15、主持横向项目《2013年LED照明应用产品设计》;
16、主持横向项目《2012年LED照明应用产品设计》;
17、参研横向项目《灯饰照明产品外观设计与创意服务(一期)》;
18、参研横向项目《智能药盒造型与服务系统APP界面风格设计》;
19、参研横向项目《高精度双导程减速机外观造型设计与咨询》;
20、参研横向项目《医用视野仪产品外观造型设计》;
21、参研横向项目《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专项咨询》。
发表论文:
1、《西南地区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化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CSSCI核心期刊《理论探讨》,第一作者;
2、《口腔锥形束CT机的优化设计》CSCD核心期刊《机械设计》,第一作者;
3、《基于模块化的LED室内照明系列灯具开发设计》CSCD核心期刊《机械设计》,第一作者;
4、《重庆特色旅游纪念产品开发设计策略研究》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新西部》,第一作者;
5、参编教材《设计速写》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07;
6、参编教材《家居产品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9。
专利:
1、国家专利局外观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7;
2、国家专利局外观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1。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及营销渠道调研报告
【引言】
产品是通过分销渠道到达最终消费者的,畅通的销售渠道可以保证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反之渠道障碍会影响企业市场运作。对众多企业和行业渠道研究表明,“销售渠道瓶颈”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因此,在新产品上市前的调查中,必须对该类产品的渠道类型、渠道成员组成、渠道特征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调查研究的结果对建立自己的渠道选择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渠道结构示意图:
华经纵横帮助客户了解商品从生产企业转移到顾客手中所经过的路线和中间商,以判断销售方式的方便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从而帮助客户制定最佳的销售渠道方案,以实现商品流通路线短,环节少,时间快,费用低以及稳定性等多重目标。
【目录】
第一章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发展概况
第一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及产品介绍
第二节 2023年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发展概况
第三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相关政策法规
第四节 2023-2025年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第五节 行业技术水平
第六节 市场推广在半导体化合物行业的重要性
第七节 营销渠道建设是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竞争的关键
第二章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分析
第一节 2018-2022年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统计
第二节 半导体化合物下游应用市场结构
第三节 影响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增长的因素
第四节 2023-2025年我国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容量/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第一节 半导体化合物行业新品推广模式研究
第二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终端产品发布特点
第三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中间商、代理商参与机制
第四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网络推广策略研究
第五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广告宣传策略
第六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与配套供货渠道建立
第七节 半导体化合物新产品推广常见问题
第九节 直销模式在半导体化合物推广过程中的应用
第十节 国外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经验介绍(欧美、韩日市场)
第四章 半导体化合物盈利模式研究
第一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盈利模式的分类
第二节 半导体化合物生产企业的盈利模式研究
第三节 半导体化合物经销代理商盈利模式研究
第四节 盈利模式对市场推广策略选择的影响
第五节 独立经销网络盈利模式改进研究
第六节 第三方经销网络优化管理研究
第五章 半导体化合物营销渠道建立策略
第一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营销渠道结构
一、主力型渠道
二、紧凑型渠道
三、伙伴型渠道
四、松散型渠道
第二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伙伴型渠道研究
第三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直接分销渠道与间接分销渠道管理
一、直接分销渠道
二、间接分销渠道(长渠道、短渠道)
第四节 大客户直供销售渠道建立策略
第五节 网络经销渠道优化
第六节 渠道经销管理问题
一、现金流管理
二、货品进出物流管理
三、售后服务
第六章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客户群研究与渠道匹配分析
第一节 半导体化合物主要客户群消费特征分析
第二节 半导体化合物主要销售渠道客户群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大客户经销渠道构建问题研究
第四节 网客户渠道化发展建议
第四节 渠道经销商维护策略研究
第五节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客户群消费趋势与营销渠道发展方向
第七章 重点企业市场推广策略与营销渠道规划案例
第一节 企业一
1、企业介绍与半导体化合物相关业务
2、2018-2022年产销统计数据
3、企业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策略与渠道管理
4、半导体化合物营销体系布局与商务政策设计分析
第二节 企业二
1、企业介绍与半导体化合物相关业务
2、2018-2022年产销统计数据
3、企业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策略与渠道管理
4、半导体化合物营销体系布局与商务政策设计分析
第三节 企业三
1、企业介绍与半导体化合物相关业务
2、2018-2022年产销统计数据
3、企业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策略与渠道管理
4、半导体化合物营销体系布局与商务政策设计分析
……
【部分图表】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及产品介绍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相关政策法规
图表 2023-2025年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图表 市场推广在半导体化合物行业的重要性
图表 2018-2022年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统计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下游应用市场结构
图表 影响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增长的因素
图表 2023-2025年我国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容量/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行业常见新品推广模式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终端产品发布特点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中间商参与机制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网络推广策略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广告宣传策略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新产品推广常见问题
图表 美国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经验
图表 日本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经验
图表 德国半导体化合物市场推广经验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市场盈利模式的分类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生产企业的盈利模式研究
图表 半导体化合物经销代理商盈利模式研究
图表 盈利模式对市场推广策略选择的影响
图表 独立经销网络盈利模式改进研究
图表 第三方经销网络优化管理研究
……
文山维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3月3日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三七产地加工与储藏保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王朝梁、高明海、孙玉琴、赵爱、毛忠顺、张铁、辛文锋、王炳艳
主要完成单位:文山学院、文山市华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 文山高田三七种植产业基地有限公司、文山维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文山云浩农业科技有限有限公司
二、项目简介
项目针对三七药材干燥加工技术落后、产地加工不规范、尚未建立三七现代仓储技术体系及设施,三七药材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制约三七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和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等课题的支持下,系统地开展了三七现代化仓储加工中心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相关研究历时近7年,创建了三七现代初加工关键技术,提升了三七的初加工技术水平,构建了三七现代仓储加工技术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并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从源头上保障了三七药材的质量安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建了三七产地加工技术体系。针对三七传统干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开展三七产地加工干燥技术研究,建立三七快速干燥的技术参数,并研发出相关干燥设备,干燥效率比传统晾晒提高5-10倍,霉变率由传统晾晒的7.21%降为2.0%以下,创建了三七产地加工技术体系,建成了3个三七大型产地加工中心,带动了三七产地初加工产业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三七产地加工技术升级,改变了三七传统加工模式。
2.根据三七药材特性,采用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和气流超细技术系统开展了三七鲜切片和超细三七粉的工艺研究,研发了三七超细粉、三七粉、熟三七粉等新型饮片,构建了三七中药饮片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建成年产200吨三七中药饮片生产线4条,中药饮片产品均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3.创建三七现代仓储养护技术体系。针对三七原料贮藏易霉变,系统开展三七仓储过程中霉变及影响有效成分稳定等关键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探明了三七药材最适宜贮藏的温度条件为10-15℃,形成了“气调养护技术”和“灭菌+密封”三七药材储藏技术,创建三七现代仓储养护技术体系;通过对三七霉变环境和霉变菌的分离研究,鉴定出了48种能够引起三七霉变的霉变菌种类,其中阿里青霉和A. 为中国新记录种,温特曲霉、波兰青霉为优势种,采用PE250方式进行高通量测序,丰度最高为曲霉属、根霉属、青霉属、阿耶罗菌属、拟青霉属和节菌属,为三七药材的仓储霉变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4.率先构建了以“二维码”条形技术为主的技术集成三七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实现了三七药材从种植到采收、加工、仓储及销售环节的全过程溯源,形成了完整的三七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了三七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助力文山三七品牌的打造。
项目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2012年度文山州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1项,2016年度文山州科学技术专利奖1项,2017年云南省首届专利三等奖1项。项目整体技术得到行业认可并在行业内全面普及,改变了三七传统的产地初加工模式,提升了产业装备水平,建成了3个大型产地仓储加工中心,辐射带动了几十家小型产地加工中心,直接促进了专业化三七干燥行业的诞生。培养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和文山州七乡科技人才5人。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文山市华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文山高田三七种植产业基地有限公司等企业,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67497万元,完成单位新增销售利润 4296.5万元,解决临时用工1.2万人次,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5篇代表性论文目录
1、孙玉琴,高明海,朱云飞,曾鸿超,赵爱,杨莉,王朝梁*,烤房快速干燥对三七品质的影响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16,(3)317-319
2、王炳艳,孙玉琴,杨莉,朱琳,赵爱,高明海,王朝梁*,三七药材霉变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现代农业科技2017,(20)66-67
3、王炳艳,王朝梁,杨莉,朱琳,赵爱,高明海,孙玉琴*,三七药材贮藏期间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人参研究2017,(5)8-10,
4、王朝梁,孙玉琴,王炳艳,张铁,高明海,赵爱,陆晓玲,不同储藏温度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文山学院学报2018,31(6)1-3
5、曾鸿超,刁勇,冯光泉,高明菊,张文斌,周家明,马妮.,我国沿海湿热地区三七适宜贮藏技术研究,人参研究2009,(03):14-16
四、1项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三七快速干燥的加工方法,高明海、王朝梁,ZL2.6
五、主要完成人及完成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一)主要完成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王朝梁,第一完成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创建了以烘烤干燥技术为核心的三七产地加工技术体系,助推三七产地加工技术的升级,是一种三七快速干燥加工方法授权发明专利的主要申请者。在创新性成果1、2、3方面均作出主要贡献。
高明海,第二完成人,主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并产业化,建立了文山三七最大的产地仓储加工中心,提升了三七产地加工技术水平,带动了三七产地加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国家发明专利的主要申请者,建立了“二维码”条形技术的产品溯源体系,在创新性成果1、2、4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玉琴,第三完成人,参与项目设计,是三七产地加工干燥技术研究的主要完成者,完成了烤房快速干燥对三七品质的影响研究,撰写研究论文,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对创新性成果1、3均有贡献。
赵爱,第四完成人,参与完成了不同储藏温度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对创新性成果1、2均有贡献。
毛忠顺,第五完成人,参与完成三七药材霉变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的相关研究,对创新性成果3有贡献
张铁,第六完成人,参与完成三七产地加工干燥技术和现代仓储技术的相关研究,对创新性成果1有贡献。
辛文锋,第七完成人,参与完成部分实验研究,对创新性成果1有贡献。
王炳艳,第八完成人,参与完成三七药材贮藏期间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对本创新性成果1有贡献。
(二)完成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文山学院是项目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系统开展了三七产地加工方法和产地加工干燥技术研究,优选出三七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建立了三七现代烘烤快速干燥的技术参数和三七原产地初加工操作规程,研发出了烤房快速相关干燥设备,创建了三七产地初加工技术体系,助推文山三七产地初加工技术升级,改变了三七传统加工模式;系统开展三七药材贮藏期间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和适宜贮藏技术研究,揭示了三七皂苷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规律及引起三七药材的霉变环境条件,构建三七现代仓储技术体系;首次报道储藏期间引起三七霉变的48种霉变菌种类,其中阿里青霉和A. 为中国新记录种,温特曲霉、波兰青霉为优势种,探明了三七药材适宜储藏的环境条件,创建三七现代仓储养护技术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在创新性成果第1、2、3方面均作出了主要贡献。
文山市华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是云南省科技强省科技计划《三七现代化仓储加工中心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的承担单位,参与完成三七产地加工方法和产地加工干燥技术研究,并将合作完成的相关技术在公司生产基地进行推广及应用,对创新性成果第1、2、4方面钧作出了主要贡献。
文山高田三七种植产业基地有限公司是本成果的参与完成单位,参与三七产地加工干燥技术的相关研究,并应用项目研究成果三七快速干燥专利技术在文山建设了一个占地70亩的三七产地加工中心和建设了三七中药饮片生产线,对创新性成果第1、2方面钧作出了主要贡献。
文山维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本成果的参与完成单位,公司应用项目技术在文山建设了1个三七仓储基地及中药饮片生产线,对创新性成果第2方面作出主要贡献。
文山云浩农业科技有限有限公司是本成果的参与完成单位,参与三七新型干燥技术的相关研究,对创新性成果第1方面作出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