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温殿忠;关于非视觉器官高阻半导体器件性能的实验证据[J];自然杂志;1980年06期
蒲国刚;;化学敏感半导体器件[J];分析化学;1980年01期
;产品介绍[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06期
顾荣而;液氮用于半导体器件[J];深冷技术;1981年06期
;高纯金属与半导体材料[J];功能材料;1981年01期
叶汝裘;闻瑞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化学试剂[J];化学试剂;1981年05期
韩仲儒;;用涂料提高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J];涂料工业;1982年06期
周煜明;闻芹堂;韩军;丁建良;叶重明;;半导体器件使用的封装塑料 兼论ME型改性环氧塑封料[J];江苏化工.市场七日讯;1982年01期
秦友鼎;;高纯水中钠离子的测定——PNa电极法[J];电子工艺技术;1982年06期
10
万群;邹元爔;;半导体材料技术与科学的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侯明东;刘杰;李保权;刘昌龙;王志光;孙友梅;金运范;;单粒子效应地面模拟研究的意义和方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任青毅;邵英斌;陈敏;曹科峰;;150A QCW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陈盘训;周开明;;半导体器件的X射线辐射效应及加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陈盘训;周开明;;运算放大器X和γ射线辐射损伤的比较[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张明;宋健民;兰玉惠;;DELTA-2060 CT机故障一例[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浙江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王福官;;JMD-3型两迴路多波形晶体管脉冲电源[A];第五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电火花成型加工篇)[C];1986年
梁书贞;;高纯氧、高纯氩、高纯氮三种气体杂质测定总结(摘要)[A];天津市色谱研究会第二届学术报告会论文、报告(摘要)汇集[C];1982年
; OF DLTS IN OF [A]; of the on and [C];1999年
贾温海;蒋英杰;;加电状态下双极晶体管在脉冲中子辐照时瞬时退火规律的实验研究[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孙厚;;半导体器件塑封模镶件的热处理[A];第一届国际模具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童建农;深亚微米/纳米V-SOI 的建模与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蒋向东;纳米晶薄膜芯材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李静;密度泛函方法对有机催化体系和表面反应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杨雪娜;掺镧(钐)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马向国;纳米聚焦离子束系统液态金属离子源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林艳红;ZnO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光电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石英学;噪声用于半导体大功率激光器及双极晶体管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米贤武;太赫兹场作用下低维半导体光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刘伟;抛物问题的时空局部网格加密方法[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陈传军;热传导型半导体瞬态问题的数值解法和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龚磊;半导体器件模拟分析软件设计[D];湖南大学;2002年
张斌;半导体器件分布式模拟系统的设计[D];湖南大学;2003年
张昆;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用键合金丝产业化技术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李靖;噪声用于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刘亿亮;半导体器件的高功率微波毁伤阈值实验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刘波;半导体器件的高功率微波毁伤阈值数值计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刘宝峰;半导体器件钝化层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潘淳;基于CPLD模拟系统总线的半导体分立器件测试系统开发[D];东南大学;2004年
郭雪锋;圆形槽波导功率合成技术的FDTD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10
吴滔;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安徽 刘杰;简易单位内部电话交换机[N];电子报;2001年
于春艳 李映;汽车电子注入新活力半导体厂商各成其就[N];中国电子报;2003年
;大恒科技投资明昕微电子公司[N];中国证券报;2003年
深圳 卫来; 型空气清新机剖析[N];电子报;2003年
广西 巫红浩;实用的可调三端稳压模快[N];电子报;2003年
河北 郑卫东;开关电源充电器电路与检修[N];电子报;2003年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康迪;日本半导体业:在调整中复苏[N];中国电子报;2004年
本报记者 郭薇;我国将制定电子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中国环境报;2004年
10
四川 张鉴;索尼G25T1彩电保护电路故障检修[N];电子报;2004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实验心得(共含8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佩奇”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实验心得
1.变压器的识别
绕在同一骨架或铁芯上的两个线圈就能构成一个变压器。在电子电器中,变压器是利用互耦线圈实现升压或降压功能的,如果对变压器一侧线圈(初级线圈)施加变化的电压(如交流电压),利用互感原理就会在另一侧线圈(次级线圈)中得到一个电压。如果对初级线圈施加较高的电压,在次级得到较低的电压,这种变压器叫做降压变压器。如果对初级线圈施加较低的电压,在次级得到较高的电压,这种变压器叫做升压变压器。
2.变压器的作用
变压器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交流电压变换和阻抗变换。变压器的电压变换是指通过变压器将电路电压升高或降低。
3.变压器的检测
变压器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如图所示,一是检测绕组线圈通断,二是检测绕组线圈之间的绝缘电阻,三是检测绕组线圈与铁芯之间的绝缘电阻。
五、晶振的识别与检测
1.晶振的识别
晶振在电子设备中和智能控制系统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每个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全程是叫晶体震荡器,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必须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晶振的电路符号为(
),标识符号为X,或Y,Z。单位为赫兹(HZ)。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微控制器的时钟源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机械谐振器件的时钟源,如晶振、陶瓷谐振槽路;RC(电阻、电容)振荡器。一种是皮尔斯振荡器配置,适用于晶振和陶瓷谐振槽路。另一种为简单的分立RC振荡器。晶振的类型有SMD和DIP型,即贴片和插脚型。
2.晶振的作用
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3.晶振的检测
晶振的检测有两种方法比较简单,第一种是电阻检测法,用指针万用表的功能挡调至RX10K挡测量晶振的两脚之间的电阻值,这此测得的应为无穷大。若实测电阻值不为无穷大甚至出现电阻为零的情况,则说明晶振内部存在漏电或短路性故障。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路测压法,以车间的热量表的模块为例,说一下这种方法。首先将模块的电源接上3.6v的电池,让其工作,暂时不用按下按键,用数字万用表将功能挡调直流电压挡20V,黑表笔接负端,红表笔分别接晶振的两只引脚,正常情况下,一只脚为0V,一只脚为3.6V(供电电压)左右。然后按一下模块上的按键,再用红表笔测晶振的两只引脚,正常情况下,两只引脚的电压均为1.8V(供电电压的一半)左右。若测得数值与正常值相差很大,则晶振工作不正常。
篇2: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实验心得
1.二极管的识别
几乎所有的电子电路中都要用到晶体二极管,它在许多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诞生最早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其应用也非常广泛。二极管是晶体二极管的简称,也叫半导体二极管,用半导体单晶材料(主要是锗和硅)制成,是半导体器件中最基本的一种器件,是一种具有单方向导电特性的无源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有两个电极,分别为阳极和阴极,阳极为正,阴极为负。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为(__),在电路中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2.二极管的作用
二极管的作用有整流,检波,稳压,开关,限幅,等等。通常这些作用都有相应的管子制造出来。比如起整流作用的二极管有整流二极管,起检波作用的二极管有检波二极管。
3.二极管的检测
将万用表打到蜂鸣二极管档,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量的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也就是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值。不同的二极管根据它内部材料不同所测得的正向压降值也不同。
正向压降值读数在300--800为正常,若显示为0说明二极管短路或击穿,若显示为1说明二极管开路。将表笔调换再测,读数应为1即无穷大,若不是1说明二极管损坏.正向压降值在200左右时,为稳压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的两读数都在200左右正常。测稳压二极管我们通常所用到的稳压管的稳压值一般都大于1.5V,而指针表的R×1k以下的电阻档是用表内的1.5V电池供电的,这样,用R×1k以下的电阻档测量稳压管就如同测二极管一样,具有完全的单向导电性。但指针表的R×10k档是用9V或15V电池供电的,在用R×10k,测稳压值小于9V或15V的稳压管时,反向阻值就不会是∞,而是有一定阻值,但这个阻值还是要大大高于稳压管的正向阻值的。如此,我们就可以初步估测出稳压管的好坏。
检测注意事项
用数字式万用表支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试得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七、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1.三极管的识别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 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符号: “Q、VT”
三极管有三个电极,即b、c、e,其中c为集电极(输入极)、b为基极(控制极)、e为发射极(输出极)
2.三极管的作用:放大、调制、谐振、开关
(1)电流放大:
三极管是一个电流控制器件,它用基极电流IB来控制集电极电流IC和发射极电流IE,没有IB就没有IC和IE,只要有一个很小的IB,就有一个很大的IC。在放大电路中,就是利用三极管的这一特性来放大信号的。
(2)开关作用:
当三极管做开关时,工作在截止、饱和两个状态。
在三极管开关电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三极管截止时它的集电极和发射之间的内阻很大,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当三极管饱和时它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内阻很小,相当于开关的接通状态。
3.三极管的测量
(1)三极管的极性及管型判断
把万用表打到蜂鸣二极管档,首先用红笔假定三极管的一只引脚为b极,再用黑笔分别角碰其余两只引脚,如果测得两次讲习数相差不大,且都在600左右,则表明假定是对的,红笔接的就是b极,而且此管为NPN型管。c、e极的判断,在两次测量中黑笔接触的引脚,读数较小的是c极,读数较大的是e极。红笔接b极,当测得的两级数值都不在范围内,则按PNP型管测。PNP型管的判断只须把红黑表笔调换即可,测量方法同上。
贴片三极管测量:
正视,两脚左下脚为b极(基极),测量方法同上
(2)好坏判断
按以上方法测量时两组读数在300--800为正常,如果有一组数值不正常三极管为坏,如果两组数值相差不大说明三极管性变劣。
测量ce两脚,如果读数为0,说明三极管ce之间短路或击穿,如果读数为1,说明三极管ce之间开路 。
篇3: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实验心得
1.电感器件的识别
电感器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应用自感作用的电感线圈;二是应用互感作用的变压器。电感线圈一般简称为电感,电感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在调谐,振荡,耦合,匹配,滤波,陷波,延迟,补偿及偏转等电路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哦。其实电感就是一种线圈,自身可以建立(或感应)电压,以此反映通过线圈的电流的变化。也就是说,随着流过线圈的电流的变化,线圈内部会感应某个方向的电压以反映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化。在电路中,电感的符号为(__)基本单位是享,字母符号为H,常用的电感值还有毫享(mH),微享(uH),其转换关系为:1H=103mH=106uH。电感跟电阻类似,没有正负极,在电路 中可以任意连接,但是互相耦合的线圈必须用特殊的方式连接。
2.电感器的作用
电感的主要作用是隔交通直,这也是它的一个特性。还有就是滤波, 和组成谐振电路的作用。
3.电感器的检测
电感器的好坏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如图所示将万用表置于“R×1”挡,两表笔(不分正、负)与电感器的两引脚相接,表针指示应接近为“0Ω”,电感量较大的电感器应有一定的阻值。如果表针不动,说明该电感器内部断路;如果表针指示不稳定,说明内部接触不良。
篇4: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实验心得
1.电容器的识别
两个被介质分隔的任意形状的导体,在一定电压作用下所能容纳电荷的能力称为这两导体间的电容。电容器在电路中的符号为,字母符号为C,单位为法(F),另外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1F=103mF=106uF=109nF=。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一种重要的元件,在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中有很重要的应用。电容器可以容纳电荷,使电容器带电叫做充电,充了电的电容器两极之间有电场,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叫做放电,放完电的电容器两极之间不再存在电荷。在车间常用的电容器是片式陶瓷电容器和钽电解电容器,其中片式陶瓷电容器的电容值标在电容器表面上跟贴片电阻器一样,也没有正负极之分,读取电容器的容值跟电阻器一样举几例子吧。例如:330==33pF,104===100nF=0.1uF。
2.电容器的作用
电容器的作用是隔直通交,这也是它的特性。还有就是旁路滤波,信号耦合等。因此应用于交流耦合,隔离直流,滤波,交流或脉冲旁路,RC定时,LC谐振选频,电源退耦,自举,补偿等电路中。
3.电容器的检测
第一种:无极性电容的检测。测贴片电容一般采用开路测量,由于贴片电容的容量较小,因此一般用指针万用表来检测,测量前先将电容器从电路中卸下,并清洁电容器两端的引脚,祛除引脚上的灰尘和氧化物,清洁完成后将指针万用表的功能旋扭旋至RX10K挡,接着短接两只表笔,并进行调零。接下来将两只表笔接在电容的两只引脚中,此时,万用表的指针指在无穷大,接下来将两只表笔交换,再次进行测量。此时,万用表的指针指在无穷大处,由于两次测量中阻值都为无穷大,因此,可以判断此贴片电容器正常。
第二种开路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方法,首先将电解电容器从电路中卸下,接着清洁电解电容器的引脚, 祛除引脚上的灰尘和氧化物。接下来对电解电容器进行放电,将小阻值的电阻的两只引脚与电解电容器的两只引脚相连进行放电,也可以采用直接将电解电容器的两只引脚进行短接来放电,放电结束后,将指针万用表的功能旋扭旋至RX100挡,接着短接两只表笔,并进行调零,接下来,将红表笔接在电解电容器的负极引脚上,黑表笔接在电解电容器的正极引脚上,观察万用表的指针,发现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的指针向右摆动了一个比较大的角度,接着表针又逐渐向左摆回,最后停在无穷大处,根据指针的摆动过程,可以判断该电解电容器有充放电过程,该电解电容器正常。
第三种:在路检测电解电容器的方法,通过检测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电压来判断其是否正常,在路测量电解电容器时首先清洁电解电容器的引脚,接着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开关,根据待测电解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工作电压。举个例子,比如3.3V,将数字万用表的旋扭旋至直流电压20挡,将电路接上电源,在通电状态下用万用表的两只表笔分别接电解电容器的两个引脚,测量的工作电压为3.39V,由于测量的电压3.39V与3.3V比较接近,因此判断该电解电容器正常。
篇5: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实验心得
一、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1.电阻器的识别
电阻器没有极性(正负极),电阻元件的基本特征是消耗能量或者叫吸收能量。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为(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另外还有千欧姆(KΩ),兆欧姆(MΩ)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6欧姆。电阻器的体积很小,一般在电阻器的表面标明阻值,精度,材料,功率等几项。在车间常用的电阻是片式陶瓷电阻器(也叫贴片电阻器),其阻值标在电阻表面上,电阻参数标注的方法有文字直接标注和色环标注两种读取贴片的电阻,举几个例子:103==10KΩ,333==33KΩ,472==4.7KΩ等等。读取的方法是前两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十的几次方吧,或者是数字几就在最后面加上几个零。
2.电阻器的作用
电阻器第一个主要作用是限流的作用(或者叫具有阻碍电流的作用吧)。从欧姆定律I=U/R可知,当电压U一定时,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选择适当阻值的电阻器,就可以将电流I限定在某一数值上,这就是电阻器的限流作用。电阻器第二个主要作用是产生降压的作用。当电流流过电阻器时,心然会在电阻器上产生压降,压降大小与电阻值R及电流的乘积成正比,即:U=IR.利用电阻器的降压作用,可以使较高的电源电压去适应电路工作电压的要求。第三个作用是分压和分流的作用。
3.电阻器的检测
①在路测量,在测量前需要将电路板上的电源断开,接下来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举个例子,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330,它的阻值应为33Ω.接着清洁电阻器两端的焊点,这样使测量出的电阻值更准确,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200量程,接着将万用表的红笔和黑笔分别搭在电阻器两端的焊点上,测量的阻值为33.1Ω。接下来将红黑表笔互换位置,再次测量,测量的值为33.2Ω,接着取两次测量中阻值较大的作为参考值,然后与电阻器的标称阻值进行比较,由于33.2Ω与33Ω比较接近,因此可以断定该贴片电阻器正常。
②开路测量,在测量前需要先将贴片电阻从电路板中拆下,接着清洁电阻器的焊点,清洁完成后,开始准备测量,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举个例子, 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472,它的阻值应为4.7KΩ。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开关,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20K量程,接着将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搭在电阻器两端的焊点处,测量的阻值为4.63KΩ,接着测量的阻值与电阻器的标称阻值进行比较,由于4.63KΩ与4.7KΩ比较接近,因此可以断定该贴片电阻器正常。
篇6: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学习目标:
1、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外形、符号、主要特性及参数 2、熟悉二极管、晶体管的作用,了解其特性曲线 3、会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质量和管脚的极性 4、会用万用表判别晶体管的管型、管脚及质量好坏 教学内容:
任务一 识别与检测二极管 任务二 识别与检测晶体管 任务三 课题实施训练 任务一识别与检测二极管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极管的结构、特性与符号 2、掌握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3、了解不同类型二极管的外形及特性 教学重点:1、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2、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教学难点: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各种类型的二极管若干、MF47型万用表一台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第一学时
新课讲解: 一、半导体
1、定义:一种物质其导电能力随着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外加电压或电流等)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把这种物质称为半导体。 2、类型:
(1) 按材料可分为:硅半导体 锗半导体
(2) 按带电粒子可分为: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 3、导电能力: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二、二极管
1、二极管的结构与电路符号(教师拿出二极管实物)
(1) 结构:二极管采用掺杂工艺,在一块半导体(硅或锗)的一边形成P型半导体,另一边形成N型半导体,在P型区和N型区地交界面上就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电性能的薄层,称为PN结。给PN结加上封装,并引出两个电极(从P型区引出的是正极,N型区引出的是负极),便构成了二极管。
(2) 电路符号:
下图所示为电路图形符号,箭头一边代表正极,另一边代表负极,而箭头所指的方向为二极管正向导通电流的方向。电路中用VD表示二极管。
VD
2、二极管的导电特性(搭建二极管实验电路,教师演示) 如图所示为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的实验电路:
(a)导通状态
(b)截止状态
实验表明:当二极管的正极电位高,负极电位低(正向偏置)是,指示灯亮;若二极管的正极电位低,负极电位高(反向偏置)时,指示灯不亮。所以可得到以下结论: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时导通,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时截止,这一导电特性称为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 死区(OA段)
当正向电压较小时,二极管呈现很大的电阻,正向电流几乎为零,通常把这个范围称为不导通区或死区。一般硅二极管死区电压约为0.5V,锗二极管死区电压约为0.2V。 (2)正向导通区(AB段)
当外加电压大于死区电压后,二极管呈现的`电阻很小,正向电流随电压增大而急剧增大,二极管正向导通,称为导通区。导通后,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称为正向电压降(或管压降),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7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3V。这个电压比较稳定,几乎不随流过的电流大小而变化。 (3) 反向特性
a. 反向截止区(OC段)
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呈现的电阻很大,此时反向电流很小,称为反向截止区。而反向电流在很大范围内不随反向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将这个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或者反向漏电流。 b. 反向击穿区(CD段)
当反向电压增大到某一个数值时,反向电流就会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CD段称为反向击穿区,C点对应的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 4、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 最大整流电流 IF
二极管长时间工作时允许的最大直流电流。 (2)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
二极管正常使用时允许加的最高反向电压 (3) 反向饱和电流IS
未进入击穿区时的反向电流值。反向饱和电流越小,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越好。 5、特种二极管
(1) 稳压二极管 (2) 发光二极管 (3) 光敏二极管 小结:
二极管是半导体器件中最常用,应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类器件,其单向导电性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 作业布置:
课本100页思考与练习1-9小题。
第二学时 复习引入:
1、二极管的结构、符号
2、二极管的特性:单向导电性 新课讲解: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一、二极管的识别 1、肉眼识别法
对于大功率的二极管而言,在二极管的管体上都标有正负极可以直接识别;对于小功率的二极管,在实验室里,我们把有标记的一端作为二极管的负极,另外一端作为二极管的正极(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2、用万用表识别法
将万用表档位开关拨到R*100Ω档或者R*1KΩ档,将万用表的红黑表棒分别连接二极管的两个管脚,若测得的电阻很大,说明二极管截止,此时红表棒连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若测得的电阻很小,说明二极管导通,此时红表棒连结的是二极管的负极。(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二、二极管的检测 1、二极管好坏的检测
将万用表档位开关拨到R*100Ω档或者R*1KΩ档,将万用表的红黑表棒分别连接二极管的两个管脚,再调换两个管脚进行测量,若两次测得二极管的电阻值相差很大,说明二极管是好的;若两次测量的阻值差不多,说明二极管损坏。阻值都很大说明二级管内部断路;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内部短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2、二极管极性的检测
与上述方法相同,正常二极管导通时的电阻约为几十欧姆,而截止时的电阻约为几百欧甚至上千欧姆。正反向电阻值相差很大。(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几组二极管质量的好坏与极性的辨别,填写下表: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上述表格 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极管的质量判别与检测,这也是本课题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可增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作业:
继续完成对二极管的检测。
任务二识别与检测晶体管
教学目标:1、掌握晶体管的结构、种类与符号 2、掌握晶体管的电流电流放大作用 3、了解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4、了解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5、掌握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教学重、难点:1、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2、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3、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不同类型的晶体管若干、万用表一只、直流稳压电源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第一学时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二极管这种半导体元件,了解了它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以及它的单向导电性,那么本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学另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元件――晶体管。 新课讲解:
一、晶体管的结构、符号与分类
1、结构:晶体管是由两个PN结构成的,其内部结构可分为三个区:集电区、基区、发射区,这三个区分别引出一个电极,称为集电极、基极、发射极,依次用c,b,e表示。集电区与基区交界处的PN结称为集电结,发射区与基区交界处的PN结称为发射结。晶体管的结构可总结为:三极、三区、两结。如图所示:
2、分类:
根据晶体管两个PN结的组合方式不同,可以将晶体管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类。 3、符号:
二、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图示为研究NPN型晶体管电流放大作用的实验电路。调节电位器RP,通过三个电流表分别测量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发射极电流,将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通过实验可得到以下结论: 1、晶体管的电流分配规律
发射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和,即 IE= IB+IC 2、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在直流电源作用下,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和相应的基极电流的比值,称为晶体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用β表示,即
β=IC/IB
当基极电流IB有微小变化时,集电极电流IC就有了较大的变化,这就是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综上所述,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实质上是用较小的基极电流信号控制集电极的大电流信号,是“以小控大”的作用。因此,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器件。 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晶体管的结构、符号及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作业布置:
课本105页思考与练习1、2小题。
第二学时 复习引入:
1、 晶体管的结构与分类? 2、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新课讲解:
三、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晶体管内部特性的外部表示,是分析放大电路和选择晶体管的重要依据,分为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 1、 输入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是指在UCE 一定的条件下,加在晶体管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BE和它产生的基极电流之间的关系。改变RP1可UCE改变,一定后,改变可得到不同IB的和UBE。
由图可以看出,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与二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非常相似,当输入电压较小时,基极电流很小,通常近似为零。
当大于晶体管的死区电压后UT,iB开始上升。晶体管正向导通时,硅管的uBE约为0.7V,锗管的uBE约为0.3V,该值称为晶体管工作时的发射结正向导通压降。
2、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特性是指在IB一定的条件下,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CE与集电极电流IC之间的关系。先调节RP1,使IB为一定值,再调节RP2得到不同的UCE和iC值,便得到如图所示的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
(1)截止区
把IB=0曲线以下的区域称为截止区,此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相当于晶体管内部各极开路。在截止区,晶体管发射结反偏或零偏,集电结反偏。
(2)放大区
IB>0且UCE>UBE时的区域,即输出特性曲线之间间距基本相等且互相平行的区域。此时晶体管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晶体管具有恒流特性,即UCE大于1V以后,若IB一定,IC就不会随UCE变化,IC恒定。
(3)饱和区
UCE
在电子元器件贸易行业中,如何快速准确的向下游客户给出一份报价单是件头疼的事情。
给客户报价慢了,客户被速度快的对手抢了;
给客户报价高了,客户嫌你太贵;给客户报价低了,公司少赚了,甚至还亏钱。
尤其是在产品同质化、价格相对透明的元器件贸易行业,同等价格比速度,响应速度就是第一竞争力!
可是在实际接单过程中,很多元器件贸易企业都面临着报价单制作难题。
举个实例。
A公司是经营被动电子元件的贸易商,主营产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磁珠、铝电解电容、二三极管、发光管等,客户群体覆盖汽车电子、通讯行业、工业工控、医疗器械等行业,日单量也很大,每天的单量高达1000+,并且每单平均有5个产品以上。
服务的客户数量也很多。客户分类达20个以上,客户分类通过好几个维度做组合,比如【市场、终端、贸易】+【含税、未税】+【A、2A、3A】等,每种客户类别的定价策略都有所不同。
每天面对这么多询价单,A公司日常是如何制作报价单的呢?
在使用系统之前,A公司的采购主管会负责制作、维护一份产品价格表。这是一张人为手动录入和维护的EXCEL价格表,价格表里面包含的信息非常多,包括产品类型、料号、规格参数,同时还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有不同的定价。
当下游客户向业务员提交询价单时,业务员通过这张价格表去查找相应产品的价格,还要匹配客户类型找出价格,然后在一一手填,制作元器件报价单提供给客户。
面对产品价格表中海量的元器件产品和价格信息,这种手动查找的方式十分低效,并且也很容易看错!
业务员往往会为了能快速给客户报价,就凭经验去填报价单,这样一来就更加容易报错价。
曾经就多次发生过业务员报低了价格,导致订单不赚反亏的情况。
A公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干脆成立了一个3人稽核小组,专门负责审核业务员的元器件报价单。
稽核小组的成立,增加了额外的人力成本先不说,还将报价单的制作流程拉长了。你想想看,本来就着急报价,现在还要等稽核小组审核,过审了还好说,如果审核不通过,报价单还要返工重做,时间就要更久。
A公司这种情况,相信不是个例。在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之前,很多元器件贸易公司都是采取增加人力的方式,想要解决问题,但这实际上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不止人力成本增加了,流程拉长了,速度反而更慢了,而且人为判断的错误仍有可能发生。
针对电子元器件贸易行业常见的这类问题,其实我们早就提出了解决方案,不止解决你报价慢的问题,还让你报价更准。
让一份完美的元器件报价单,就彰显你企业的竞争力!
产品和交易价格一键就带出,又快又准!
业务员在制作报价单时,他可以将产品型号、料号、规格参数等等信息一键复制到ERP管理系统里面,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出目标产品,并将交易价格自动带出来。因为系统早就为你做好了预设和判断,交易价格就是从历史价格与价格清单这两者中去取最新的价格。
价格管控很简单,自动触发核决,亏钱什么的,不存在的!
ERP管理系统可设置灵活的价格管控方案。例如,可以设置产品交易价格低于最低价时无法下单,也可以设置成触发报价单走FLOW审核流程,等等。都可以根据企业自己的需求来自定义如何对报价进行管控。
同等价格比速度。ERP管理系统的导入,让业务员可以快速准确的制作出一份完美的元器件报价单,速度比同行快好几倍,在客户心中建立了很好的口碑,根本不愁没订单,同时取消了稽核小组,一年也可以节省几十万的人力成本,开源节流两不误,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