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全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3倍多。随着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内职场人面临着更大的机遇,而这一风口行业也成为众多求职者的转行目标。近日,由智联研究院发布的《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发布,《报告》指出,在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职位数占比TOP 20城市中,深圳职位数占比16.6%,排名第一,而安徽省合肥市以85.2%的增速位列全国TOP20城市第九。薪酬方面,合肥市以9933元每月的平均薪酬位列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平均薪酬TOP20城市排行榜的第14位,竞争指数为31.3。
深圳招聘职位数占比超16%,位列全国第一
合肥位列全国TOP20城市第九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在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职位数占比TOP 20城市中,深圳职位数占比16.6%,排名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招聘大户。深圳市发布《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力争在制造、封测等关键环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政策引领和产业布局带动了招聘需求增加。
其次是北京、广州、成都,分别占比6.7%、6.1%和4.3%。而从职位数增速来看,在行业职位数占比TOP 20城市中,宁波力压各大城市,以96.3%的增速排名第一,其次是合肥、广州,增速分别为85.2%、82.3%。在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职位数占比TOP 20城市中,合肥市以85.2%的增速位列全国TOP20城市第九。
职位数占比TOP20城市中,上海平均薪酬排名第一
合肥行业平均薪酬9933元每月
今年1-5月,在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职位数TOP20城市中,上海以16033元平均月薪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杭州、南京,行业平均月薪分别为15790元、13422元、12805元。上述高薪地区不仅是行业发展较快地区,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因此人力资源成本较高。合肥市以9933元每月的平均薪酬位列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平均薪酬TOP20城市排行榜的第14位,竞争指数为31.3。
从竞争激烈程度看,天津以85.3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和西安,竞争指数分别为76.9、76.8。求职者可以综合考虑薪酬水平和竞争程度等,选择最合适的城市就业。
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钱景”优于全行业
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平均招聘薪酬10783元/月,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9865元/月。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不仅有技术支撑、政策支持,还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因此“钱景”优于全行业。
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内部不同岗位的平均薪酬差异较大,在收入top20的岗位中,排在前4位的职业,薪酬均高于3万/月。其中,数字前端工程师、数字后端工程师收入更高,分别为32312元/月、31130元/月。深度学习、模拟芯片设计等帮助行业摆脱被“卡脖子”状态的岗位,比C++开发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等通用技术型岗位收入更高。
数据表明,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薪酬TOP50技能月收入超过2万元,其中,与芯片设计强相关的技能 “薪酬力”更高,例如数字前端设计、模数混合芯片设计、ASIC芯片等技能的月收入均超过3万元。而部分测试、算法类岗位虽然收入相对较低,但是薪资仍然能令很多其他行业的职场人羡慕不已。
(编辑 罗棋)
半岛网6月30日讯随着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内职场人面临着更大的机遇,而这一风口行业也成为众多求职者的转行目标。近日,由智联研究院发布《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
人才供需:
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职位增速高于全行业
集成电路招聘职位增速29.5%,竞争低于全行业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1-5月,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高达29.5%,高于全行业19.5个百分点。可见这一行业极具潜力,处于上升发展阶段,亟待补足“人才缺口”。与此同时,对比全行业的求职竞争情况,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招聘竞争指数为44.3,相当于1个招聘职位数可收到44.3份简历,低于全行业47.2的竞争指数,这也启示想要进入行业的求职者,在充分了解行业信息、评估自身能力之后,把握机会向“风口”进发。
薪酬情况: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钱景”优于全行业
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平均月薪10783元
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平均招聘薪酬10783元/月,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9865元/月。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不仅有技术支撑、政策支持,还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因此“钱景”优于全行业。
数字前端工程师平均月薪超3万元,“卡脖子”技术岗位收入高
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内部不同岗位的平均薪酬差异较大,在收入top20的岗位中,排在前4位的职业,薪酬均高于3万/月。其中,数字前端工程师、数字后端工程师收入更高,分别为32312元/月、31130元/月。深度学习、模拟芯片设计等帮助行业摆脱被“卡脖子”状态的岗位,比C++开发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等通用技术型岗位收入更高。
薪酬TOP50的技能月入均超2万,芯片设计“薪酬力”更强
数据表明,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薪酬TOP50技能月收入超过2万元,其中,与芯片设计强相关的技能 “薪酬力”更高,例如数字前端设计、模数混合芯片设计、ASIC芯片等技能的月收入均超过3万元。而部分测试、算法类岗位虽然收入相对较低,但是薪资仍然能令很多其他行业的职场人羡慕不已。
职位数占比TOP20城市中,上海平均薪酬排名第一
今年1-5月,在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职位数TOP20城市中,上海以16033元平均月薪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杭州、南京,行业平均月薪分别为15790元、13422元、12805元。上述高薪地区不仅是行业发展较快地区,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因此人力资源成本较高。
从竞争激烈程度看,天津以85.3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和西安,竞争指数分别为76.9、76.8。求职者可以综合考虑薪酬水平和竞争程度等,选择最合适的城市就业。
工作体验:年终奖、“特殊福利”双双优于全行业
近8成集成电路从业者有年终奖
在职场人普遍关注的年终奖方面,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较全行业相比更具优势,近8成职场人可以拿到年终奖,比例高于全行业的62.6%。年终奖在5001-10000、10001-50000两个区间的占比更高,分别是22.2%、22.8%,高于全行业的15%、13.7%。
除了年终奖之外,集成电路行业内的公司也为员工带来了更好的“特殊”福利。调研显示,在被问及“公司有哪些诱人的特殊福利”时,无论是免费茶歇、节日奖品、员工活动这类较为基础的福利,还是企业年金、家人医疗保险、免息住房贷款这类较新型的福利,集成电路职场人的选择占比整体高于全行业职场人,其中9.5%的集成电路受访者认为企业年金很“诱人”,高于全行业的7.6%。
技术的迭代、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市场的勃发,都使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充满活力的姿态持续发展。与全行业相比,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在薪资方面、工作环境上更有优势,尤其是技术岗位发展潜力大。有志于进入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求职者,可以通过各种招聘渠道了解行业信息,关注相关政策、经济形势等,并借助视频面试、直播招聘等方式,与企业建立联系,获得第一手岗位信息,距离潜力行业与理想职位更近一步。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振雅)7月24日,《财经》发布A股上市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待遇最高的10个行业,包括化学制药、光电、云服务、计算机、工程机械、通信、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其中生物医药研发人员人均薪资最高。
在A股上市公司的56家生物医药企业中,2022年研发人员共计2.7万人,占员工总数的22.6%。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36.3万元/年,薪酬中位数为19.8万元/年。人均薪酬最高的企业是百济神州,研发人员薪酬人均128.9万元/年。
而以同样的方法,《财经》选取A股上市企业市值排名前列的企业,选取部分企业,测算出所在行业研发人员平均薪资。半导体行业研发人员人均薪资36.3万元/年;通信设备为30.9万/年。
从研发人员薪资不难看出行业整体研发投入与水平。为何生物医药研发投入高于通信、半导体等高新技术行业?
“在普遍印象里,大家会觉得华为等通信行业研发投入比较大,但如今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已远远超过许多行业领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如今生物医药领域科创投入越来越高、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所有行业中,研发投入系数排名第二。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统计生物医药板块A股市值前20企业以及科创板上市的医药创新企业前5名,发现,不少创新药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投入较大资金。例如,诺诚健华作为一家市值百亿的企业,其研发人员薪资高于市值千亿企业,人均薪资达48.13万元。因其研发实力,诺诚健华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的奥布替尼已在我国和新加坡获批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亚虹医药作为一家市值不足百亿的企业,其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6.19%,研发人均薪资在行业内也属于中上水平,达43.95万元。
“生物医药行业属于国家战略领域高科技行业。”微芯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鲁先平介绍,国内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所处资源环境,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战略布局,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开展先进技术攻关,实现在技术水平、新产品数量和质量上的双增长,带动行业盈利能力的不断成长,而研发人才是关键。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药研发仍处于“跟跑”“追赶”进口药阶段,但不少企业表示,中国越来越好的融资与营商环境,让企业有了更多资金进行研发投入,吸引高端研发人才,未来,生物医药领域研发系数还将提升,研发人员薪酬或仍有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