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日前,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相关政策包括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形成财税金融支持合力、增强产业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环境等5个大类26条具体措施。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包括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提升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加大集成电路创新产品推广力度、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加强质量与技术标准建设6条措施。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中提出,对新获批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连续5年每年给予不低于500万元资金支持;对新获批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给予不超过3000万元资金支持。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市、县(市、区)给予联动支持,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给予不低于3000万元资金支持。
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包括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巩固提升产业链优势环节、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3条措施。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中提出,鼓励研发制造集成电路产业高端装备,支持集成电路企业优先采用国产装备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以及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星级上云企业等,符合条件的给予资金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集成电路中小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免费诊断服务,推行智能制造顾问制度,帮助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支持企业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实施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最高给予4000万元资金支持。
形成财税金融支持合力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信贷投放支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发挥融资担保作用、强化保险保障、用好产业基金7条措施。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中提出,积极落实集成电路企业“十免”“五免五减半”“二免三减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可在预缴申报第三季度或9月份企业所得税时享受优惠;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增强产业人才支撑包括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育、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加大突出贡献人才奖励5条举措。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学科专业建设中提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加大对集成电路相关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大经费支持额度,积极扩大招生规模,省属高校集成电路专业生均拨款系数按不低于1.2执行。优先支持高校集成电路相关学位点布局及平台建设,对具有博士、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的高校每年每个点分别给予600万元、400万元的支持,对独立设有集成电路相关学院的高校每年每个学院给予400万元的支持。
优化发展环境包括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用地保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支持长三角协同创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5条措施。支持长三角协同创新中提出,鼓励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共同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加大对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指导支持力度,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动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拓
附政策全文: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
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9月12日,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在南京主持了台积电(南京)工厂的进机典礼,并与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省长吴政隆,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副理事长盛华仁、国台办副主任郑栅洁,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等政要人士座谈。
台积电是世界级半导体技术、产能和服务的领先者,维持业界领导地位多年,张忠谋亦是继王永庆之后的台商标志性的领军人物。
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总投资约30亿美元,可形成300亿美元的产业链规模,是台商在大陆投资单体总量最大的项目,使得大陆半导体产业布局上完成了“世界三强”(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的“平衡”。
张忠谋在致辞中表示,相信在大陆半导体市场的快速成长的背景下,持续深入的合作定会带来更多互利共赢的商机。
在南京的投资为台积电带来了增值,使得台积电迈向了一个新的坐标。自2016年3月28日与南京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市场价值不断创高。2016年7月7日南京工厂破土动工以来,市值从1360亿美元提升到目前超过1800亿美元,增幅超过30%。2016年度,台积电的营收创下了294亿美元新高。
南京市台办主任曹劲松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半导体产业链上,台积电始终专注“晶圆代工”的本业,做到在该领域的“技术、产能、服务”始终保持世界领先。
南京工厂是台积电在大陆第一座能够在地量产16奈米制程的重要基地。张忠谋表示,台积电在南京将会使大陆在地晶圆代工水准大幅提升,以完整的设计生态链将帮助大陆积体稳步推动电路设计业与世界接轨。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接见张忠谋一行时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离不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江苏制造业基础厚实,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正加快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集成电路高地。
李强表示,台积电投资落户江苏南京,顺应了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为苏台经济互利合作作出了更大贡献,对于台积电创造新的辉煌,带动江苏集成电路产业提升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江苏省暨南京市政府领导表态,一定会全力支持台积电在江苏做大做强,尊重和保护好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各类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全力当好“店小二”,以更加公平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南京江北新区获悉,台积电南京项目建设按照进度有序推进,目前整体厂务系统和生产车间基本完成,预计2017年10月投入量产。
为使我国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得到高水平人才支撑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实现专利、标准和人才三大科技战略目标,教育部、科技部于2003年7月7日发文(教高[2003]2号)批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九所在集成电路教学与科研有相对优势的高等学校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教育部、科技部要求,浙江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确定了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为国内培养既懂系统,又有微电子基础的集成电路设计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浙江省、长三角、乃至全国对集成电路人才的需要。
学科建设
浙江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于学科综合实力的建设和提高。这体现在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包括学科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理论和学术水平、实验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工程化研究、对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等。2004年人才基地确定了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方向(EDA)、嵌入式CPU及其SoC开发平台方向、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方向、信息处理传输方向为学科重点建设的四个方向。
师资队伍
浙江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确立了师资队伍建设是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的理念,根据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来建设学科,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在认真分析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国外著名高校在培养集成电路人才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发展战略,即走交叉化、产业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认为学科交叉是人才培养的趋势、与产业互动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国际接轨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这几年来,基地相关专业成为考研的热门专业之一,毕业的研究生受到Intel、、、 、、VIA 、ST base、等国际知名公司的青睐和欢迎。
教学改革
浙江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目前专业课双语教学达到80%以上。同时针对目前集成电路专业设置不足,课程设置脱离市场,集成电路设计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等诸多因素,通过引进国外著名大学和公司联合设置的课程体系,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的、高效的、科学的、覆盖本科、研究生(包括工程硕士)、博士完整的课程体系。
国际合作
浙江大学 —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SoC联合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与瑞典皇家工学院(KTH)在教育和科研等领域开展合作,联合培养集成电路设计和工艺技术方面的人才;
引进KTH的课程体系和高水平师资,使用国际上最新的优秀原版教材,全部采用英语授课,与世界接轨。
欧盟Asia-link项目
浙江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与瑞典皇家工学院、法国格勒诺布尔国家技术学院申请欧盟Asia-link项目,借鉴欧洲学分传递体系(ECTS),对引进KTH的课程体系使其能和欧洲同类的课程具有科学的可比性,从而使其具备教学评价意义上的国际化的性质而为欧洲一流大学所认可。
产业合作
浙江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内国外著名系统厂商和半导体工业界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广泛、友好地合作,先后与韩国三星电子公司联合成立了“浙江大学—三星电子系统芯片SOC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联合建立了“浙江大学-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联合实验室”、与美国Hifn公司联合成立“浙江大学—Hifn公司网络安全SOC实验室”,还与SMIC、大唐电信、上华、士兰、杭州国芯、苏州国芯、杭州中天等多家微电子公司,保持广泛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