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与医疗领域,共39家企业的49款产品获奖,其中德尔格等4家医疗科技企业的4个产品荣获“红点最佳设计奖”,东软、万东、西门子、蔡司、富士等36家医疗科技企业的43个产品荣获“红点奖”。
7月3日,素有“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颁奖典礼在德国埃森·阿尔托歌剧院举办。
据统计显示,共有来自全球54个国家、超过5,500件作品参与争夺本届红点产品设计大奖,经过39位国际评审的严格审核,
最终1,405件作品荣获“红点奖( Red Dot)”,
102件作品获“红点最佳设计奖 ( Best of the Best )”
以及52 件荣获“优秀奖 ( )”。
东软、万东、西门子等36家医械企业获得2017德国红点设计奖
在奖项设置上,红点奖又分为:设计产品奖、设计传达奖、设计概念奖。产品奖授予已成熟能销售的产品,传达奖发给海报、广告等,概念奖则针对的是设计师概念。其中,产品设计奖算是最重要的。
在生命科学与医疗领域,共39家企业的49款产品获奖,其中德尔格等4家医疗科技企业的4个产品荣获“红点最佳设计奖”,东软、万东、西门子、蔡司、富士等36家医疗科技企业的43个产品荣获“红点奖”。
先睹为快,一起鉴赏本年度医疗设备的“最佳设计”和部分“红点奖”获奖产品:
最佳设计奖
-微生物检测系统(加拿大)
02U 形听诊器(日本)
TN500 婴儿暖箱(德国德尔格)
Now助听器(加拿大)
红点奖
数字化X射线摄影透视系统(西门子医疗)
2017年CMEF展会上的DR新品中的“西门子:患者“零移动”的X光机”
pheno飞龙DSA(西门子医疗)
据说西家出了一款新的DSA,有点小帅,名字还霸道!
CT (东软医疗)
东软 128层CT全面上市,GPS颤抖吧
PET/CT(东软医疗)
东软医疗登陆纽约时代广场了!
05WDM 系列医疗影像设备(万东医疗)
06SP-900,CP-900,RS-900内镜超声系统(富士集团)
900 机器人款可视化系统(蔡司集团)
微检工具(蔡司集团)
Aries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德国道尼尔)
牙科驱动装置(奥地利W&H Bürmoos )
12AVE 2分娩床(捷克 as)
-matic妇科检查椅(德国)
止血器(荷兰 BV)
附获奖名单:
注:红点奖是由德国设计协会 (维斯特法伦设计中心)于1955年创立的,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型、最具有权威性的设计竞赛之一,素有“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与美国IDEA奖,德国IF奖等并列为国际设计大奖。
【编者按】2018年4月9日,素有“国际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2018年度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正式出炉,在其中含金量最高的产品设计奖中有不少中国品牌产品榜上有名:比如华为预连接分纤盒( FAT)、小米的米家激光投影电视,海尔馨厨冰箱,艾特智能家居“空气盒子”
难能可贵的是,除了电子和通讯行业,在对技术要求更高的汽车领域,亦有中国品牌获得此项国际大奖:蔚来专属充电桩和长安睿骋CC凭借自身优秀的创新设计收获了产品设计奖的殊荣。
(蔚来专属充电桩)
(长安睿骋CC)
但是,在这本来可喜可贺的成绩面前,却有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很多人质疑中国品牌的获奖实力,更有说法认为红点奖只要花钱就可以买来。对于这种言之凿凿却又明显缺乏证据支撑的说法,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在此本人作为一名设计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觉得有必要现身说法,以正视听。
误区一:红点奖只要花钱就能得奖
(截图来自红点奖官方网站)
“红点奖得奖产品都是厂商花钱赞助的结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明显带有主观臆测的说法开始甚嚣尘上。实际上,参与奖项评选的各项费用在红点奖的官方网站上有很详细的说明:在整个流程中,各个阶段所需费用已经被标注的十分清晰,除却这些必须费用外,红点奖本身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赞助!因此“红点奖只要花钱就能买”的观点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各位想想,红点奖整个流程下来花费不超过5万块人民币,难道是哪家公司拿不出来这个钱?不是的,只是因为没实力.
误区二:红点奖只要参与就能得奖
(荣威I6止步在入围阶段)
“红点奖就是排排坐吃果果”现在在大多数人眼里,红点奖似乎成了扩招之后的年度高考,只要报名参与绝对不会落到没学上的地步,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1955年创立,欧洲最富声望的著名设计协会( )在德国城市埃森(Essen)设立,享誉世界半个世纪的红点奖向来评选严苛。别的不说,以汽车领域为例:很多车型都曾经参与过红点奖产品设计奖的评选,并最终止步在入围阶段,而这其中也有着我们所熟悉的另一款中国品牌车型“荣威I6”的身影!可见,红点设计大奖并不是慈善机构,“来者有份”显然只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而所有向红点奖产品设计奖发起冲击的中国品牌,都是怀揣对更好设计的不懈追求的,都是值得尊敬的!
误区三:红点奖目前已经丧失权威性
“红点奖在国外吃不开了,现在来赚中国人的钱”在一部分的眼中,似乎只要是西方的就是与中国对立的,这种想法显然是狭隘而缺乏眼界的。目前红点奖依然是国际上含金量最大的最权威的三大设计奖项之一,是与“IF奖”、美国“IDEA奖”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每年面向世界范围招募参选作品。仅红点奖产品设计奖一项,今年就有6300件产品参加评选,可见说红点奖已经没有市场的观点显然可以不攻自破。
炮轰“红点”背后原因或未可知
澄清以上三个误区,就能明白很多对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及其获奖作品的质疑和攻击都是捕风捉影的,但是为什么有人要在缺乏理性调研的基础上说出这种缺乏责任的话呢?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发布这种文章的都是一些小号,通过质疑红点奖含金量,攻击获奖产品以达到蹭热度涨流量的目的,属于比较典型的吹毛求疵“谁火骂谁”的套路。
2.缺乏对中国品牌创新崛起的认知,在内心本能的排斥对中国品牌设计的认可,认为好的设计不可能属于中国品牌,始终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本质上是一种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
3.“酸葡萄”心里:只有我能得到赞誉才是真赞誉,只有我获得的奖项才是真奖项,别的品牌获得的要么是假的,要么是买的。但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会让那些凭借自身优秀设计获得红点奖的品牌产品降低含金量,反倒暴露了自身狭隘的格局。
最后,红点奖是中西方设计交流的舞台,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恶意贬低红点奖都将导致中国品牌缺乏动力出去交流,闭门造车,缺乏真正比肩国际水平的设计实力,最终伤害的是中国品牌,是中国创造.还请大家擦亮眼睛,抵制这种伤害中国品牌、伤害中国创造的行为。也奉劝这些始作俑者,请收起你的别有用心,为中国创造留一条活路。
二级市场对机器人非常关注,有人预测机器人的数量会是电动车数量的很多倍,如果真的实现了,将是10万亿级别的赛道。在过去的几轮产业革命中,出现了几次10倍股浪潮和千亿市值公司,现在我们不得不问,是否会再次出现大量的10倍股、千亿市值公司和产业革命的浪潮。
交流环节 Q&A
Q:最关键的变化是什么?
A:最关键的变化是aigc的应用和智能机器人的出现,现在智能机器人具备了智能和人类交流的能力,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
Q:智能机器人一定是人形的吗?
A:智能机器人并不一定是人形的,有很多机器人的形态是类似生物的,比如狗型的机器人、蛇形的机器人等。
Q:智能机器人的概念和应用有哪些?
A:智能机器人具备智能的响应能力,可以与人类对话、互动,并以人类熟悉的方式接受指令。它的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能够开门、拾东西、顶起东西等。
Q:机器人在二级市场上有哪些投资机会?
A:目前从投资公司和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机器人领域。机器人需要操作系统,供应商们也会研发自己的机器人操作系统,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Q: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投资方向?
A:第一个方向是智能硬件,尤其是高算力、功能强大的芯片。第二个方向是机器人,尤其是具备运动能力的机器人。第三个方向是传感器,包括视觉和力学传感器。
Q:为什么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在A股投资机会相对较少?
A:一些投资机会相对少的原因是高端芯片和系统集成商可能需要外购芯片,而运动能力和传感器件在A股有绝对优势赛道。
Q: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A:从投资机构的调研来看,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少人场景、多人场景和人类陪伴场景。少人场景是指工厂和仓库等场景,多人场景是指超市和餐馆等场景,人类陪伴场景是指在家中拥有一个听话的机器狗或小型人形机器人的场景。
Q:人类陪伴型机器人的要求有哪些?
A:人类陪伴型机器人要求具备高度的智能和动态移动能力,并且在安全性上要足够可靠,不会对人类和其他物品造成伤害。此外,功能型和情感陪伴型的机器人要求更高,能够与人聊天、谈心、帮助收集信息等。
Q:您认为现阶段人工智能产品的商业化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吗?
A:是的,目前看到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商业化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一旦第一个阶段展开,后面的阶段应该会加速进行,所以在这个时间点讨论投资方向是有意义的。
Q:对于购置一个智能机器人,您认为合理的价格是多少?
A:各位朋友可以畅想一下,你愿意花多少钱在家里购置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比较智能,可以给你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你理想的价值多少?
Q: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价格非常昂贵,您认为这是机器人还未得到商业应用的核心原因吗?
A:是的,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价格非常昂贵,成本已经比很多建一个厂的成本都要高了,这是导致机器人还未得到商业应用的核心原因之一。
Q:特斯拉提出了机器人成本降低的路线图,您对此有何看法?
A:特斯拉认为能够将机器人价格降到15万人民币以内一台,并且预估如果降到15万人民币以内,能够得到大规模的商用。如果在这个价格下,可能就会有工厂、仓库、超市、餐馆等愿意大规模采购机器人,因为雇一个工人可能一年也要好几万的成本,这是他们的估计。
Q:投资的道理,能否介绍一下新技术能够应用的过程和两条关键的成本线?
A:一个新的技术要能够应用并取代旧的技术,它需要翻过两条关键的成本线。第一条是新技术的边际成本要低于旧的生产方式,当边际成本低于旧的生产方式时,新技术有了活下来的机会。第二条是新技术的全寿命单位成本要超越老技术,包括购置成本、养护成本和报废成本等,只有成本低于老技术,新的技术才能大面积地替代老的技术。
Q:哪些新技术已经迈过了第一条成本线,有可能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式?
A:光伏早早的迈过了第一条成本线,发展迅速,新能源车刚刚迈过了第一条成本线,有望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式。
Q: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有哪些角度可以考虑?
A: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可以等待机会,投资机会已经出现了。一级市场的投资机会正在涌现,创业团队涌现,特别是与传感器、智能控制相关的团队。对于私募基金的LP合伙投资人来说,投资机会非常热。
Q: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有哪些投资机会?
A: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现在正处在前沿的位置。关注连接器做屏幕的公司,关注与智能控制有关的公司。虽然目前最热门的公司的机器人业务占比还很低,但是未来2~3年的时间里,这些公司的利润和营收变化将受到智能手机和新能源车的影响。
Q: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这个时候的投资机会?
A:宁德时代的蜕变是一个例子,它从小电池转型到动力电池,成为了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现在做减速器、电机、控制器甚至软件的公司也有机会在机器人领域领先。企业家精神是关键,那些愿意在机器人赛道上大举投资并取得领先的公司将涌现。
Q:第一个投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值得关注?
A:第一个投资方向是机器人的关节,这个领域可能会诞生类似宁德时代的蜕变的故事。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因为机器人关节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像人的关节一样连续弯曲,那将会带来很多投资机会。
Q:什么是特斯拉时刻?为什么值得关注?
A:特斯拉时刻是指特斯拉从一家百亿美元的公司不断上升,变成一家万亿美元的公司的时刻。特斯拉的成本大幅下降和产能大幅提升是特斯拉时刻的关键,特斯拉在上海建立工厂后,成本大幅下降,产能大幅提升,使得特斯拉的市值快速增长。这个时刻值得关注,因为它代表着产业革命和投资机会。
Q:什么时刻成本能够大幅下降?为什么这个时刻重要?
A:成本能够大幅下降的时刻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时刻。例如,当机器人价格能够降到十几万甚至几万以内时,仓库的老板、餐馆老板、家庭主妇等就会觉得购买机器人是划算的。这个时刻标志着产业的革命和投资机会。
Q:工业化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工业化和成本相关?
A:工业化的核心是能够量产,并在保证良率的情况下不断降低成本。工业化是与成本相关的,因为工业化的过程中需要考察成本、良率和生产线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工业本质上就是一个成本的故事,世界的变化都是成本的故事,比如海运和铁路的成本降低导致了城市的转移。机器人领域也是如此,关注的节点是成本降低的节点。
Q:有一天能有一个我们说过越过低成本线的机器人,就越过边际成本线的机器人,其实投资者就能够看到遍地开花的产业,到时候也会有大量的上市公司给大家提供回报,这个不但需要能够量产,而且要把成本降低到家庭部门何以能够接受的程度,这个就有点区别了,什么区别?
A:这个时候家庭部门才能够大规模的购买,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畅销品。
Q:新能源车是什么时候会变成家庭部门能够接受的价格?
A:真正家庭部门爱买新能源车,其实是真正感受到实惠的时刻。
Q:智能机器人何时才能和外卖员竞争?
A:也许有一天成本降下来就能够和外面人竞争,要降到家庭部门合一的水平。
Q:投资机器人行业有哪些阶段?
A:第一个阶段是概念酝酿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能够在少数的工业领域得到应用,第三个阶段是主流的投资阶段变成畅销品。
Q:成长股最后会变成价值股吗?
A:所有的成长故事最后都会变成价值股,到时候拼成本拼价格,可能到时候我们的估值模型就不是变成PB模型,变成营收模型来看待这些公司。
Q:智能机器人行业的投资前景如何?
A:从最早的概念的炒作,到最后成为家庭部门的畅销品,投资智能机器人行业有很多机会。
Q:谁可能进行机器人的供应链和研发新机器人?
A:大家开始猜测谁是可能进行机器人的供应链,甚至谁可能研发新的机器人。
Q:A股投资者有什么投资机会?
A:从整个供应链的视角来看,尽管中国遭遇了很多制造业困难,但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供应链,因此A股投资者有机会把握这些投资机会。
Q: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前景如何?
A: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可能就像现在的汽车投资一样,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有望成为一个特别大的浪潮。
Q:机器人的发展阶段有哪些?
A:机器人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首先是工厂仓库配备机器人,然后是超市餐馆等场景使用机器人,最后是人形机器人陪伴人类。这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商业模式。
Q:机器人的发展过程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A:机器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大的演变路径,需要关注成本线和量产、畅销品等关键点。
Q:如何看待百度等公司布局机器人?
A:很多公司都在布局机器人领域,这是产业早期的一个重要形态,企业家群体或产业资本看到了机会,希望进入这个赛道。但需要注意,在竞争激烈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出来,只有少数赢家能够取得成功。
Q:有哪些卖水人在每一轮技术浪潮中壮大自己并取得高回报?
A:比如在新能源车浪潮中,卖动力电池和卖汽车雷达的公司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和回报。在智能手机浪潮中,卖连接器、声学部件和屏幕的公司也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和回报。
Q:智能手机和新能源车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机器人行业是否也会如此?
A:从终端的角度来看,未来新能源车和机器人品牌可能会百花齐放,但是在供应链领域,竞争格局更好、行业集中度更高的企业可能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以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为例,虽然有很多机器人品牌,但只有少数几个动力电池品牌,这些品牌可能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Q:现在很多机器人概念相关股与汽车和消费电子有关,是否可以选择一些既有机器人概念又有汽车零部件概念的厂商进行投资?
A: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中,智能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链涌现了很多有潜力的公司,它们在机器人领域的起跑线上占据了优势,并准备起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能顺利转型到新能源车领域。因此,对于汽车和机器人相关公司的投资,需要密切关注其转型能力和未来发展是否能脱颖而出。
Q:除了现有的汽车和消费电子产业链,还有哪些新公司可能成为机器人行业的赢家?
A:中国市场是一个制造业创业之国,每一轮新的产业浪潮都会涌现出新的公司,有些完全不知名的公司也会在新的赛道上成长为巨人。光伏领域就出现了很多10倍股,而一些创投团队也在努力探索新的投资机会,比如为传感器公司募集资金。因此,除了现有的产业链,新兴公司也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值得密切关注。
Q: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布局机器人领域,这是否意味着这个行业前景看好?
A:的确,很多企业都参与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这反映了人们对该行业的认可和看好程度。行业的火热程度越高,越能说明这条路大家都是看好的。
Q:汽车和机器人之间有何关系?是否应该关注既有机器人概念又有汽车零部件概念的企业?
A:在汽车和消费电子企业中,有一些企业正在切入机器人领域,这一点值得关注。一方面,我们要看哪些企业能够在新的赛道上取得成功,另一方面,一些新进入的企业也有希望。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顺利切入新的赛道,有些企业可能会固守成规。因此,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哪些企业有望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赢家。
Q:在机器人行业中,哪些企业是卖水人,有望取得成功?
A:卖水人是指那些在新的技术浪潮中壮大自己并取得高回报的企业。在新能源车浪潮中,卖动力电池和卖汽车雷达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在智能手机浪潮中,卖连接器、声学部件和屏幕的公司也取得了成功。因此,这些企业值得关注,有望在新的机器人浪潮中取得成功。
Q:机器人现在价格不算高,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吗?
A:是的,目前机器人价格相对较低,还处于起步阶段。机器人的营收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占比很低,估值是依靠想象力提升的。虽然有一些公司已经有了一些业绩,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业绩的决定性影响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看到。
Q:老师,您刚刚提到了机器人的估值问题,我想请问一下,现在对于机器人的估值应该如何进行?
A:对于机器人的估值,目前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概念的酝酿阶段,还不太适宜谈论估值的高低。投资者目前更多关注的是概念和技术团队,谁有希望搞出新的好东西来。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可以追踪一些优质品牌商的供应链,找到最早为这些品牌商生产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公司,虽然现在这些公司的营收占比很低,但市场会迅速给它打上机器人的标签,并寄予更多期待。所以,寻找这些机会是有方法可循的。
Q:老师,您刚刚提到了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方向,能再详细介绍一下吗?
A: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包括电机、电控、减速器、斜坡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等与关节有关的部件,此外传感器也非常重要,包括光学传感器和力学传感器。这是从技术角度说的两个方向。
Q:找到为优质品牌商生产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公司,能否给出一些例子呢?
A:如果能找到最早为特斯拉生产关节的企业,或者为百度机器人生产眼睛的公司,为智捷机器人生产手臂触感的公司,即使现在这些公司的营收占比很低,但整个市场会迅速给它打上机器人的标签,并对它们怀有更多期待。所以,找这些机会是有方法可循的。
Q:老师,您刚刚提到了机器人的发展阶段,我想请问一下,现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它们接下来可能怎么走?
A:目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处于一个概念酝酿的阶段,还没有真正开始炒作。接下来可能会看到更多的机器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具有感知环境、对话和及时反应的能力。这种人类化或智能化的能力已经在实验室中得到展示,只是投资界更关心将成本降低,使其更便宜且可用。
Q:机器人为什么突然火热起来?
A:一是今年大家深深的认识到AI的突破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有人说相当于重新发明了互联网,有人说相当于重新发明了个人电脑,这是AI带来的革命浪潮。另外一个原因是马斯克提出成本可能要降下来,尽管这真实世界它没有实现,但大家已经能够感受到说有可能它能造出一个20万以内的很好的机器人,20万的机器人如果真很强大,应用的功空间就大增长了。这两个原因驱动了今年机器人的火热。
Q:人工智能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A:人工智能可以用在游戏传媒等板块,这是一个投资的主线。
Q:人工智能需要用到什么?
A:人工智能需要用到算力光模块等板块,这是另一条投资的主线。
Q:机器人对于稀土永磁的提振作用大吗?
A:在短期内,限制稀土品种的出口会提振上游原材料,尤其是稀土永磁等关键原材料,但我并不认为这是长期能够封锁性控制的,因为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相关储藏。如果真不出口的话,海外的供应会慢慢起来。所以,对于稀土永磁的投资机会可能不如制造业或者下游的品牌商那种机会。
Q:有没有其他关于上游原材料的思路?
A:不要局限于已知的上游原材料,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是与需求和成本相关的。如果某个供应确实很关键,全世界很多国家都会想办法来供应的,甚至会重新开采矿产。所以,可能真正长期的机会其实不如制造业或者下游的品牌商那种机会。
Q:市场中有两种声音都非常的响亮,您觉得下半年的主线是什么?
A:从我个人的感知来看,有一种声音认为下半年的主线是延续上半年的人工智能加中特沽的概念,要在这两条主线上进行深挖,寻找那些还没有挖掘的公司和机会。这种声音在卖方和券商的研究所中更为强烈,并且在半年时点出现的研究报告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方向和路线图。
Q:老师您怎么看当下的一个位置,特别是新能源和消费行业的估值?
A:如果市场出现稍微好一点点的信息,能够支撑这些板块出现非常显著的估值反弹。新能源的基金经理自掏腰包100万加仓自己的基金,这种信号一般对于爱看公募基金投资方向的人来说,是相对的底部信号。消费行业的定价已经进入了业绩下滑10%的预期,这些专业的投资人认为此时市场超跌过于严重,认为跌够了,有反弹的机会。
Q:现在的市场既有看好的声音,也有看淡的声音,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应该如何判断市场走势?
A:如果下半年经济的数据偏暖,更倾向于回到基本面赛道,比如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食品饮料消费行业。如果经济数据依然偏冷,大家可能期待更多的刺激政策,期待更多的救市政策,这样像基建为代表的中特股板块可能机会就是多一些。普通投资者应该多关注市场的声音,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决策。
Q:有人认为7月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会有重要的政策出台,对市场的走势产生影响,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A:确实A股会在重大会议之前博弈政策的方向,博弈刺激的方向,但是普通投资者可能不具备信息优势。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市场的期待是很高的,但是市场经常是会买在预期卖在现实,如果期待提前就把价格推上去了,期待又落空的话,最后就会有反向杀预期的过程。投资核心还是要了解成长股、未来的投资方向、价值股,了解那些不会被时代淘汰的公司,这样才能帮助普通投资者获取长期的正收益。
Q:现在的市场位置看似低,但也有人担心会继续下跌,您怎么看现在的市场位置?
A:新能源和消费行业的估值已经跌到了历史的非常悲观的估值的位置,市场超跌过于严重,有反弹的机会。如果市场还是很弱,大盘会期待有大力度的政策刺激,大盘也会涨一波。但是投资者要注意市场经常买在预期卖在现实的情况,如果期待提前就把价格推上去了,期待又落空的话,最后就会有反向杀预期的过程。投资核心还是要了解成长股、未来的投资方向、价值股,了解那些不会被时代淘汰的公司,这样才能帮助普通投资者获取长期的正收益。
Q:从底部指标来看,股债性价比和换手率或者交易集中度是比较多的,这个位置处于较低的估值时间,停留到半年以上。那么大盘蓝筹目前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是否需要担心向下的恐慌?
A:如果从大盘的角度来看,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不需要担心向下的恐慌。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沪深300指数每次大跌都会有一个铁底,尽管跌破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目前处于铁底附近的位置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位置。
Q:从个股或者行业的角度来看,有什么差别?中药行业价格下跌对整个板块有多大的压制?
A:从个股或者行业的角度来看,有一些差别。中药行业的价格下跌对整个板块有很大的压制。中药集采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对整个中药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在选股票和选行业时,需要分清差别。
Q:如果选不好行业和个股的底,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选择?
A:如果选不好行业和个股的底,可以考虑选择宽基指数。宽基指数相对来说不会存在选错股或者选错行业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增强基金和主动量化基金,它们的波动与宽基指数同频,也能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因此,如果不擅长选股票和行业,可以考虑投资指数基金。
Q:在市场操作中,有什么小窍门可以使用?
A:在市场操作中,可以使用一些小窍门。比如,可以关注整个大盘指数,选择一些不错的赛道进行投资。另外,可以使用网格交易法等机械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专业投资人,也可以被普通投资者掌握。
Q:对于智能机器人这个赛道,您有什么观点?
A:智能机器人是一个有潜力的赛道,很多企业都在布局。虽然目前仍处于大的趋势中,但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除了智能机器人,我还关注消费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END
关于我们
具身智能是智能科学发展的新范式
“具身智能”是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用于转载智能科学、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具身智能相关研究进展资讯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发布原创文章和观点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会定期推荐文章与资讯,欢迎加入“具身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线上平台。
公司经过持续七年的攻关研发,在2019年,突破了人工智能底层理论和技术,用数学方法解决了物理对象精细结构与语义信息映射问题,提出了以“具身智能”作为智能科学发展的新范式,并实现了自主智能机器人产品和高端业务应用落地。
公司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