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司法体制改革中的高科技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3-12-07
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将中文语音技术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将中文语音产业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这是科技工作者的愿景。

7月10日,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会上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南,更加积极主动拥抱大数据、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

纵观司法改革发展进程,无处不在的现代科技正以“电子元芳”的姿态,辅助“狄仁杰”们攻克大案要案。

“只要有碎片,我们就能将其还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犯罪嫌疑人已经懂得第一时间删除手机中的相关内容的重要性,借此拒不承认相关指控,这给案件侦破带来很大难度。现在,依托电子数据实验室,技术人员可对嫌疑人已删除的手机短信、通话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进行全面恢复,用被“还原”的信息使其如实交代犯罪事实。

司法体制改革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对于我们职务犯罪侦查部来说,工作中常常遇到受贿人通过短信、电话与行贿人联系的情况,我们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取证后,受贿人自以为极其隐蔽的这些证据,已经可以被我们的自侦部门逐一破解。”工作在侦查一线的湖北省武汉市某检察院技术专家王涛表示。

“电子数据实验室是科技强检的一部分,检务智能化进程中,我们还引入了智能语音系统辅助案件输入,未来我们计划购买语音智能讯(询)问办案系统,它可以将语音直接生成笔录,并完好保存办案过程中的全部语音信息。”王涛提到的这套办案系统,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今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专题报告会中,一个以“人工智能技术在检察领域的应用”为主题的演讲就已经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检务智能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及成果,演讲人正是受邀参加此次会议的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办案科技装备_用高科技办案_高科技犯罪案件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青联常委、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科大讯飞董事长 刘庆峰

十八年前,这个只有十几人的团队蜗居在租来的民房中创业,被人笑称“草台班子”。创业最初阶段,刘庆峰和他的核心团队几乎天天用盒饭充饥,把时间节省下来投入到研发工作中,“披星戴月地工作,有的时候饿了就啃根黄瓜。”

十八年后,刘庆峰的科研团队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据讯飞开放平台最新后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31日,平台日服务量超40亿人次,合作伙伴达到40万家,用户数超10亿,带动超百万人进行双创活动。

“智慧法院”铺就司法办案“高速路”

2016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邀请刘庆峰作题为“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人工智能最新进展及典型应用”的信息化专题讲座,出席讲座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要积极促进新技术在审判工作中的运用,努力建设“智慧法院”。

“你将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辅助量刑、审查等环节中,陆续见到‘智慧法院’系列产品的身影。”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王士进表示,“智慧法院”提供的技术不仅包括语音识别、手写文字识别等感知智能技术,也包括很多自然语言处理的认知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将应用于证据审查、案件讯(询)问、文书编制、辅助量刑、会议讨论及公诉出庭等环节。

用高科技办案_办案科技装备_高科技犯罪案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模式与智能系统博士、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 王士进

感知智能技术就像人的眼睛。“在证据审查方面,我们的智能辅助审查系统利用语音识别技术、手写文字识别技术、视频分析技术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可以快速核查公安机关已交过来的卷宗材料、审讯笔录、视听资料的合法性、完整性、客观性、规范性。”王士进说。

智能讯(询)问笔录系统就像人的耳朵和手,王士进表示,这个系统可以将说话人的语音实时转写成文字,并形成讯(询)问笔录,可有效固定关键证据,提高办案人员工作效率。有了智能讯(询)问笔录系统,则会有效减轻执法人员的案头工作量。

结束前期讯(询)问工作后,“智慧法院”的智能辅助定性量刑系统就派上了用场,它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案情描述,自动提取案情要素并进行量刑建议,同时推送类似案件的辅助性决策。

王士进表示,在利用大数据辅助判案方面,基于海量案例库的智能辅助定性量刑系统,会让机器自动去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库,并结合海量判决书提升量刑准确度。“这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查询困难、阅卷工作繁重等痛点。”王士进补充道。

而智能会议系统就像智能“书记员”,可以全程精准记录会议发言内容,通过实时编辑修改,在会议结束时即可打印出会议纪要。另外,以出庭示证为核心目标的智能语音示证系统,能够实现电子卷宗便捷制作、示证材料灵活展示、示证过程全程留痕,有效降低公诉人庭前准备的工作量,提升举证质证能力与工作效率。

“此外,我们还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大数据的行动指南,以大数据智能检索应用为出发点,在数据采集方面制定数据获取及更新方案,解决检察官查询资料困难的问题,并逐步开展检务数据分析、辅助研判等工作。”这些工作盘活了检务数据,有利于建设更为高效的检务大数据平台,王士进表示。

办案科技装备_用高科技办案_高科技犯罪案件

中文语音产业要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

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全球是否具有影响力,关键是看有多少科技企业具有全球话语权。

面对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凝成的这份优异成绩单,王士进向本刊记者介绍道,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团队曾在语音采集研发领域遇到过始料未及的问题。

麦克风阵列在司法领域被广泛应用,它的主要功用体现在审讯录音、会议录音、声纹采集终端等应用场景中。“就拿麦克风阵列来说,它的使用场景比较复杂,环境噪声涵盖的范围广,房间混响变化很大,因此给语音增强设备的普适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下了一番苦功夫。“我们的团队在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攻关这个技术难题时,派出共计70多人的技术和业务骨干,到各种应用环境中采集大量环境数据,蹲点测量噪声参数,分析现场容易出现的问题。”经过后续磨合与调试,这款在真实应用场景中能达到良好效果的麦克风阵列录音设备很快成型。

王士进进一步补充道,在文书制作、公文编制等方面,检务语音输入法已经达到400字/分钟的语音输入速度,这项发明可以使检务人员的文字录入速度提高2~3倍,同时还支持维吾尔族语音输入。此外,针对新疆地区检察办案中存在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科大讯飞研发出的双语翻译系统,可以有效实现维吾尔族语言与汉语的实时翻译,并可在双语模式下开展审讯、会议办公等工作,有效地解决了语言沟通障碍,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科技助力司法改革过程中,技术依然是辅助,人仍然是改革进程的主体,有关业内人士表示。

所有的努力都值得。刘庆峰说,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将中文语音技术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将中文语音产业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这是科技工作者的愿景。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完善发展,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司法改革在路上。

国家高科技企业_国家级科技公司_国家哪些高科技公司

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人才基础、培育良好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哪些高科技公司_国家高科技企业_国家级科技公司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就,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科普工作也存在短板和不足。为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议:

国家级科技公司_国家高科技企业_国家哪些高科技公司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提升科普组织动员能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在中央科技委员会指导下,统筹完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机制和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全国学会和企业携手合作的科学传播平台,为科技资源科普化提供畅通渠道。聚焦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加大对中西部及脱贫地区的科普投入和优质科普资源供给,为公众走近科学提供普惠条件。

国家哪些高科技公司_国家高科技企业_国家级科技公司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公众真实的科普需求。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资源覆盖面和精准服务水平。协调各方共建国家级科普专家库,构建网络科普内容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增强科普的时代性,开展前沿科技的科普机制研究。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为高质量科普提供制度保障。尽快完成科普法修订工作。制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科普任务的制度规范,明确财政投入科技项目的科普任务要求。明确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职责要求,完善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做好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夯实高质量科普的人才基础。

煤矿也能智能化?还有2.0版本?

“我们将在巩固和总结前期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2.0版本煤矿智能化’建设。”6月30日,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李奕樯在接受由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和当代先锋网、天眼新闻客户端联合打造的“在线访谈”时给出了答案。

原来,贵州自2017年全面实施的煤矿智能机械化升级改造,实质上是初级或部分系统的智能化,是为全面实现煤矿智能化发展打基础和探索建设路径、总结经验作准备,这一阶段被称为“1.0版本煤矿智能化”。而在1.0版本的基础上,贵州将开启2.0版本的煤矿智能化建设。

甘肃智能救援机器人_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员招聘_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招聘

“2.0版本煤矿智能化建设主要分为‘示范启动(2020年)、重点推进(2021-2022年)、全面实施(2023-2025年)’三个阶段。”李奕樯进一步介绍,在示范启动(2020年)阶段,主要是完成全省生产煤矿“两化”升级改造,推进生产煤矿综合机械化改造,编制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并开展智能煤矿示范建设。

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招聘_甘肃智能救援机器人_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员招聘

火铺矿无人值守的胶带输送机(贵州省能源局供图)

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员招聘_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招聘_甘肃智能救援机器人

在完成示范启动工作之后,就进入重点推进阶段(2021-2022年)。“我们将大力推进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到2022年底,全省力争实现6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同时推广应用煤矿机器人,到2022年底,力争累计推动煤矿机器人现场应用20台套。”李奕樯表示,在重点推进阶段,贵州还将科学推进智能煤矿建设。通过选择资源条件好、技术实力强、管理能力优的煤矿开展智能煤矿建设,凝练可复制的先进经验逐步推广。

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招聘_甘肃智能救援机器人_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员招聘

2020年5月29日,安顺煤矿主斜井智能机器人巡检试运行,成为贵州首个使用机器人巡检的矿井。图为机器人在巡检(贵州省能源局供图)

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员招聘_甘肃智能救援机器人_甘肃救援机器智能人招聘

“2023-2025年为全面实施阶段。我们将在这一阶段全面推进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和智能化综掘工作面建设。”李奕樯说,在“2.0版本煤矿智能化”建设全面实施时,贵州将全面推进煤矿机器人应用和智能煤矿建设。按照规划,到2025年底,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防突钻孔施工机器人覆盖率达到100%,全省各矿山救护中心共装备救援机器人10台套,累计建成50处智能煤矿。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胡岚 潘先万

编辑 刘娟

编审 施昱凌